抗战时期大名县行政区划与沿革
田修文
一九三七年 “七·七”事变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大名县共划分为五个行政区:一区,大名城西南牙里集一带;二区,崔野冲、小蔡庄一带;三区,魏县城一带;四区,大名城北杨桥、万堤一带;五区,卫河两岸、城东一带。基本上是现在的魏县、大名两县的全境。
“七·七”事变大名城沦陷后,于一九三八年五、六月间,国民党濮阳地区专员兼保安司令丁树本在北张村成立大名县抗日政府时,除敌占区外,仍保持事变前五个行政区划。国民党县长陈明绍为了制造分裂和控制我创建根据地,于一九三九年春,于县下设两个行署:第一行署辖原一、二、三区,第二行署辖四、五区(即现在的大名县境)。
一九四0年春,国民党南逃后,成立大名县抗日民主政府时,仍按五个行政区划。是年五、六月间,原大名分为大名、魏县、元城三县。其大名县境:东至卫河,南至大名城北油粉滩、大街,西至大(名)广(平)公路,北至馆陶县境,共辖三百多个自然村庄。隶属冀南第一专署领导。
由于敌我斗争形势变化,为适应战争需要,行政区域有所变动,较大的变更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一九四0年五、六月成立县政府时,当时敌我形势是:日军盘踞大名,在大名城周围与城两翼——东至金滩镇、西北至广平这两条公路沿线修筑伪据点、碉堡,对我根据地实施分割。我县抗日根据地下设五个区。县境的北部为我控制的根据地,以东西长划为一、二区,南部以其北半部根据地为依托,以南北长划为三、四、五区。
一区,东至东司庄,南至王胜滩,西至广平县境,北至馆陶县境,辖三十六个自然村。
二区,东至卫河,南至迤庄,西至黄金堤,北至齐固,辖三十五个自然村。
三区,东至白庄、马头,南至大广公路(即现在县边界),西至大李凝,北至北贾庄,辖五十六个村庄。
四区,东至辛庄,南至油粉滩,西至海子,北至冯屯,约辖六十六个自然村庄。
五区,东至卫河,西至前屯,南至大街,北至黄炉,约辖一百多个自然村。
一九四二年日军搞第五次治安强化,对我抗日根据地进一步推行蚕食政策,据点、碉堡林立,环境极度恶化。我县抗日机构,被迫暂时撤出县境。待青纱帐起来后,我九旅二十六团,划整为零,并配合县、区干部组成武工队插入县境。先后拔掉了东司庄、屯头、刘马寨、大霍庄等据点,开创了许多小块根据地和游击区,逐步恢复与健全了各级组织。根据形势发展,为便利领导,子一九四二年十月间又作了第二次区划,共设六个区:
一区:以樊河道(房头)为中心,东至黄金堤,南至沐浴庄,西至北贾庄,北至元寨,约有三十一个村庄。
二区:以后辛寨为中心,东至白庄,南至柏村,西至大李凝,北至儒家寨,约三十三个村庄。
三区:以马头为中心,东至周庄,南至常马庄,西至申桥,北至后齐庄,约有三十四个村庄。
四区:以韩庄为中心,东至万堤,南至油粉滩,西至王庄,北至郑时庄,约有五十三个村庄。
五区:以黄金堤为中心,东至卫河,南至史家村,西至隆化,北至齐固,约七十五个村庄。
六区:以北门口为中心,东至卫河,南至大街,西至李山庄,北至长屯,约有八十二个自然村庄。
一九四四年七月间,一、三专署合并,大名隶属第三专署领导。为了防止漳河水往北泛滥,从齐固到崔庄修筑了一道东西长十余里横堤,大名与馆陶两县农民因此堤防年年闹纠纷。为免除纠纷便利领导,于一九四四年秋,由第三专署决定,大名的五个齐固村划归馆陶县治,而馆陶县的张金庄、周庄两个村划归大名县治,隶属大名五区领导。
一九四五年五月,大名城解放,七月份大名市成立,全县又进行了第三次区划。此次划分,除了原四区的王军庄、刘军庄、七里店、油粉滩、程营、豆营、谷营、王营、柳林等九个村庄和原六区的东门口、大街、双台、鱼营、葛村、李村、张村、周村、郑村以南等十几个村庄均划归大名市东北郊区外,共划五个区:以杨桥为中心,边村、马村以北,翟龙化以西为一区,以后辛寨为中心,二区未变,以原三区为基础和原四区的西半部合并为三区,以六区为基础和原四区的东半部合并为四区,以黄金堤为中心的五区基本未动,只是把翟、赵、曹、庞四龙化划给一区,大、小坛口,前后桥,张、潘庄等村划给四区,原六区的大小呼庄、红庙、苗庄等划归了五区。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damingfu/2021-07-19/4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