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关回民聚居区之成因
日期:2021-07-02 10:24:31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杨国祯

 

南关回民聚居区之成因

杨国祯

南关座落在县城南门以外。此地原名高楼集,现十字街口有高楼庙尚存。高楼集包括六个村,一为公正里(现一铺村)、一为博爱里(现二铺村)、一为同济里(现三铺村)、一为德胜里(现金家坛)、一为匡公堤、一为西杨村。这里原居住汉族人民。明永乐年间移民,迁来了回族人,其中大部分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也有顺天府和济宁迁来的。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本)有“按:大名之回民,明永乐二年自顺天府大兴县枯柳村迁到元城县(现属大名县钟鼓村,钟鼓村者即善乐营之旧名也……”的记裁。据枯柳村(今北京顺义县回民营)调查,老人穆祥林(八十岁)、张亮(七十五岁)、阿訇穆祥武(六十七岁)回忆说:“我们村西有杨家坟地十二亩,原来坟地上,东西有两块石碑,东碑上有字,西碑上无字。这杨家留下三代坟,因去南边做官,全家迁走了。七里店杨家就是这个杨家。从前和七里店老杨家还有来往。路过这里时,还去坟地给祖宗走过坟”。南关回民老人都说杨家是永乐二年从枯柳村搬来的。杨家家谱记有“始祖杨大(岱之误)字东岳,由明经授开州训导”的官职。七里店杨家祖坟在现一铺村东头路南。老人回忆说,石碑上记着永乐二年迁来的。现在碑上的字看不清了。杨岱长子杨春的坟建在祖坟以西路北。次子杨景的坟在七里店。南关、七里店杨家多是官宦之后代。家谱上记有每年正月二十日定为族宗会,杨家后代子孙的长辈们沐浴公请教长同游祖坟。居住在七里店的杨家来南关游祖坟后回村再游二世次门杨景之坟。游坟之举除反右运动、文革动乱年代断过外,一直延续下来。

南关丹家,明永乐年间迁居大名。其家谱记曰:“溯自我始迁祖鸿公於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大名,创修家谱迄今四百余岁……”

南关张家,系明永乐年间从山东省济宁逃居大名。家谱序言“溯自我张氏由始祖讳广厚者於明永乐年间从山东济宁州移居大名迄今四百余年……”。张家传说,始祖在济宁时本姓周,是武举,力大,后为抗租被抄家外逃。在大名南关见几人宰牛,因牛劲大扳不倒,始祖上去将牛扳倒。人们爱其有力便留居下来,改为外祖家张姓。繁衍后代,至今已二十余世。

南关金家,七十五岁老人金书台回忆,家谱上记有明代从山西迁来,先住在七里店,到七世祖金鏊时迁到南关立坟,修建清真寺时,鏊祖拿乜贴修建了东寺讲堂四间,全为松木椽子。金家祖坟在七里店,名为金牛坟。

宋家、任家传说都是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宋家老少七代,此后又有十几代。

何家是从营镇逃荒到南关的。

沙家从山东冠县沙庄迁居南关。

马家是从曲周寺头村迁到南关后,又迁居马时庄,留居下来。

杨、金、高、丹、何、李等牲回民,迁居南关后,由于回民善聚居的本能,回民逐渐增多,致使汉民不断外迁。人口的繁衍增加,本家户数扩大,慢慢形成了杨家湾,张家胡同、李家园、高家岗的小聚居区。这些都围拢在杨家坟一带。成为当地回民聚拢的见证。

南关聚居区形成,商业的发展,生活的安定,外地回民因婚姻、亲朋、营生、求学、受雇、避难等情况越聚越多。巴章奎于一八八五年左右从安徽阜阳县中岗村来大名东寺当海里凡学经。挂账后在西杨村清真寺做阿訇,娶当地妇女为妻,留居下来,现已三代,二户,二十六人。

南关回民姓氏:杨、张、高、李、金、王、黑、丹、何、郭、褚、沙、白、宋、巴、海、穆、闪、刘、任、马等。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damingfu/2021-07-02/4295.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