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十一中
陈卓星 蒋丰年 史廷林 李升元 供稿
王占一 整理
一、建校概况
在大名城内道前街西端路北现经委大院,原是十一中分校,后改为大名五女师,分校并入十一中大院内。民国五年(一九一六年),该中学由省府命名为“直隶省立大名中学校”翌年改为“直隶省立第十一中学校”,也曾一度改为“河北省立大名初级中学校”。大名十一中、大名七师、大名五女师同为省立中等学校,十一中由省拨常年经费二万八千八百元,办学条件较优,是直南各县萃萃学子求学的好地方。
二、行政与师资
大名十一中自建校(含前身官立中学)至大名沦陷学校停
学校执行校长制。校长以下设各处:训育处、教务处、蔗务处、体育处、监学等机构。课堂设置除文化课外,还有军事训练课,每周上一次,学习军事知识,战地救护常识、防空知识等。军事训练教官由当地驻军推荐,校长选聘。
学校由省教育厅直接领导,校长由省教育厅直接委任,省下政府机关无权过问,全校教职员工均由校长聘任,至三十年代,十一中教职员工约达二百余人。
据健在学友共同回忆,从二十年代起,大名十一中任职校长有刘鹍书,河北省徐水县人,北大毕业生;武易学,河北省乐亭县人,北京高师毕业;薛其昌,河北省磁县人(毕业学校不详);王祝三,河北省临城县人(毕业学校不详)。一九三五年,薛其昌、王祝三遭学生反对先后离职,省教育厅委任了河北省永年县人孟福堂(毕业学校不详)到该校任校长,直至“七·七”事变。
二十、三十年代的大名十一中,校长以下设处,各处都有主任一名。训教处主任有:李时、冀卓吾等;教务处主任有连秉道、石笑岩、张云玉等;庶务处主任有杨叔九等;体育处主任有金叔文、王健武(大名人)等。王健武北京高等师范体育系毕业,在十一中任教间期,曾参加过国际体育比赛,并为国家争得过荣誉。监学:田间荆;图书管理员司养初等。
学校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多来自京津名牌大学。
语文教师有王仁甫、赵召德;数理化教师有翟兰香、袁慎之、魏福臣等;史地教师有蔺ⅹⅹ、张绂青、韩省三等,动植物教师有王继香;音美、劳作有张泊生、杨叔九等;英语教师有丁亚一、刘荫南、钟胡玉;休育教师有金叔文、杨叙九(兼)等。
由于大名十一中教师均由校长选聘,所以师资水平较高,知识渊博,大多数教师教学认真,教案齐备,教材充实,而且注重教学生课外浏览。学校的朝会(周会)十分认真,轮流指定教员讲古今名人格言,如: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的语录,还有梁启超、蔡元培、严复以及外国名人孟德斯鸠、卢梭、林肯、拿破伦等名言名句也讲。所以,该校教学质量较高,每年升入大专院校的学生约占毕业生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大多升入重点院校,也有出国留学的。第八班学生杨堃(大名域内人)考入法国勤工俭学,回国后在法大、朝大任教。
三、校歌与校训
学校自初建至抗日开始,各个时期有其不同的校歌。
二十年代的校歌歌词是:天雄城临漳(河)卫(河)浒,民俗朴茂士好武;南八(唐南霁云),忠烈霁云戆,①更有器之(宋刘安世)殿上虎;②前哲流风今宛在,趋在少壮多力努。
这首校歌是国文教员翟酉山(清丰人)和音乐教师李子扬共同编创,经省教育厅审核确定的。
三十年代的校歌歌词如下: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的大众的绝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到了孟福堂担任十一中校长时,把陶行知先生的自立歌定为该校校训,训词共二十九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这则校训用木刻制作成横幅,白地黑字,悬挂在校门内过厅上方,后来音乐老师又配曲,同学们经常吟唱。
四、孟校长殷职垂范
孟福堂名宪褆,福堂是他的字。抗日时期署名“夫唐”,河北省永年县人,大学毕业。由于深受 “五四”运动的影响,成为一位革命民主主义者。一九三六年春调任大名中学任校长职(他的前任校长是王祝三)。孟来大名中学前原是邢台女子师范校长。孟福堂又是一位进步爱国人士,他到大名中学后,就聘用了一批进步教师,如蔺某(史地教师)陕西人,杨叙九(数学、音乐教师兼庶务)等等。孟的生活一贯艰苦朴素,平时经常穿一件褪了色的黑色三口袋制服,左上边口袋里经常插一支铅笔,很少见他穿件新的衣服。听说他在邢台女师时,经常穿一双破皮鞋,学生问他鞋子破了为什么不换新的,他却幽默地说:“空气好流通。”
孟福堂校长的勤劳朴素作风和爱国主义进步思想,始终贯彻在他的办学中。他到大名十一中后,首先提倡要手脑并用,劳动光荣,要劳动建校,要有所作为。不论在课堂,周会上,在大的集会上都是贯输他倡导的劳动至上,手脑并用的思想。他说:不但要动脑,还要动手亲自去做。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学唱“船夫拉纤”和一些劳动歌曲,在课程上除让学生学好文化课外,还设有劳作课,每周两节,有竹工,木工、化工等,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学和做。为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向青年灌输新思想,让学校图书馆购置了许多进步书刊,如《新语丝》、《新月》、《蟹工船》、 (萌芽》以及鲁迅的作品,学生均争相传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孟校长曾规定了三个不许,即:不许穿礼服呢鞋(这种皮底布鞋,当时在学生中很时髦,价钱较贵),不许用“狮子牌”牙粉(日货);不许用“霍维脱”香皂(当时是高级香皂)他常说,一个人穿上高级料子的衣服和鞋子,劳动时怕弄脏了,运动时怕弄坏了,就成了衣服鞋子的奴隶。
开展课外劳动。每天下午下课后,分班轮流劳动,主要是拾土平整校园、操场,将拆除旧房的破砖烂瓦及废土抬去填入东大坑(隔壁是天主教堂)。为了勤俭建校,节约经济开支,学生曾拆除一些破旧房子,有座土台子就有七、八尺高,都是在孟校长的亲自带动下完成的。每次学生劳动时,他带头和一些教师参加,和学生一道抬土筐比气力。学生每次参加劳动后,不但不感觉劳累,反感觉到精神分外愉快。
在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上,坚持贯彻不用日货(不论穿几的、用的和文具用品等)。“七·七”事变后,主要课程是教育学生爱国抗日,使学生树立抗日救国思想。他常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还经常请爱国人士作报告。如请杨君,还有一位姓宋的(清丰人)大讲当时形势和抗日救国的大道理。还组织学生到大名郊区宣传抗日救国,教群众唱“义勇军进行曲”。组织几位进步教师不论在课堂上或是课余时间公开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思想。如蔺老师在课堂上就曾大讲救国之路,必须学习苏联的十月革命经验,“苏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唤醒了中国人民……”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这段话。有时孟校长还带领学生上街清查日
五、体育活动
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在冀南地区也是很有名的。每年省或冀南区召开春、秋季运动会时,都能获得优异成绩。当时的休育主任是金叔文,此人精力充沛对教体育课很认真,肯钻研业务。金在体育方面的技艺出类拔萃,田径运动项目样样精通,体育器械都能运用,在北京各校中是有名选手、健将。金平时很注重让学生练基本功。在教体育课时从不疏忽马虎、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他常说,光有科学的头脑,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行的。他起早贪黑带领学生体育队锻炼从不松懈。他曾说抓锻炼是获得好成绩的根本保证,在体育方面不下硬功夫,光想侥悻取胜利那是幻想,那是盲人瞎马,夜半深池。故在一九三六年冀南区召开秋季运动会时,该校获得总分第一,受到省政府表扬。培育出的男子全能冠军运动员候培根同学,当时名震冀南二十多个县,曾获得全能冠军。获奖品自行车壹辆,还有锦旗、锦标、银盾二类的奖品,为学校争得了莫大的荣誉。另外,还有篮球队也在冀南名列球类之冠,赴兄弟学校进行比赛,每每载誉而归,在大名三处兄弟中学校中是首屈一指的。金常常发誓说,我们一定要摘掉“东亚病夫”的帽子。
六、学校的终结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日寇铁蹄踏入大名,县城为日本侵略军占据,学校停办。孟校长带领部分师生投入了抗日游击活动。孟曾一度担任冀南行署主任,解放后还曾担任湖南省付省长,大学校长等领导职务。
日军侵占大名后,十一中成了日军的巢穴。他们拆教室修炮楼、筑碉堡,把一个大好学府糟踏得不成样子,到大名解放时,十一中学校的所有建筑已经荡然无存了。
十一中后期在孟福堂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培育了不少爱国、建国人才,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处处有着他们的足迹。根据校友们的回忆,仅将十一中后期学生离校后有所建树并在党政部门担任要职的部分同学列举如下:
张宝树:河南省南乐县人,曾任国务院储备公司主任。
吴保珍;河北省大名县人,曾任解放军空军某部政委。
张名山:河北省魏县人,现任广州市某专科学校英语教师。
曹云骧:河北省大名县人,曾任河南桐柏军区司令员。
曹文轩:河北省大名县人,曾任抗日政府县长、福建省建设厅长。
权 连:河北省大名县人,曾任抗日区长、县委委员,现在中央工作。
曹景贤:河北省大名县人,现在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康英才:河北省大名县人,曾任四川省电影公司负责人。
注译:
①“南八忠烈霁云戆( zhuang ) ”:唐朝南霁云,号南八,清丰县人。与张巡同守睢阳。公元七五七年(唐至德二年),安庆绪攻城,张巡派霁云至临淮求贺兰进明出兵救援,贺兰不应,霁云悲愤之极,拔佩刀自断一指吞食,血淋漓以示贺兰众将,明其心志。众将大惊,但仍不出兵。霁云知求援无望,随返骑出城。将出城门时,抽矢回射佛寺浮图,入砖近半,并向贺兰兵将大呼:“吾归破贼(后)必灭贺兰!”霁云回睢阳后,与安庆绪激战数月,誓死不降,终因势单力薄城陷身亡。
“戆”,刚直而愚。《荀子大略》:“悍惫好斗,似勇而非”。刚直则勇敢忠义之意,宋史《韩世忠传》,“性戆直,勇效忠义,事关庙社,必流涕极言。”“南八忠烈霁云戆”这句歌词,意在通过宣扬霁云的戆直性格,教育学生愚忠报国。
②“更有器之殿上虎”:宋代刘安世,字器之,元城县人。号元城先生(生于公元1047年)。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登进士第,从学司马光。刘问司马光“个人的思想行为什么最重要”,司马光教他一是要“诚”,二是“不妄语”。司马光当了宰相,举荐刘为秘书正宇(秘书省正字,掌校缮典籍的官员)。司马光死了以后,吕公著为相,吕又荐刘为右正言(中书省掌管命令制词论奏失当的官员),后又任起居舍人兼右司谏、右谏议大夫(均系中书省掌管论奏的官员)。刘论事刚直不惧权贵,曾先后弹奏蔡碓、吕惠卿、章惇、范纯仁等朝中大臣数十人,致使有的被降职,有的被罢官,有的被罚金赎罪,一时无不敬畏,视为“殿上虎”。后章惇当了宰相,刘三次被贬,直降至新州别驾(知州以下的低级官员,州的佐吏,和通判同),接着,蔡京进谗,将刘削职流放梅州(今广东省梅县)。会元1101年徽宗即位,刘获释。不久,蔡京为相,又将刘流放峡州(今湖北宜昌)羁管。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病逝,葬于祥符(今河南开封,享年七十八岁,这句歌词和“南八忠烈霁云戆”,都是在歌项大名一带历史上的忠贞之士,用意是一样的。
③“一扫欧亚邦风雨”:欧亚泛指世界,邦指国家,风雨指飘摇不定,动荡战乱的局势。全句的意思是要扫徐世界各国不安定的因素,争取天下太平。
(呼文华注译)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