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画像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碳素画
大名美术画像俗称“画像”或“擦像”是以碳精粉为主要材料,辅以木炭条、炭铅笔、纸笔等工具深入刻划,以擦、揉为主要技法的绘画方式。此画像流行于民间,其特点是黑白分明,层次丰富,质感强烈,不褪色,不变色,碳素不含任何化学色素,风吹、日晒可见证,有人说过千年不变色。
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必须有定绘画基础知识,特别是具备定头像结构知识及素描造型能力。有时为了使形象更准确也可采取放缩尺、投影、九宫格等辅助手段。
张堂老先生父女从事此项业务多年。大名现存的唯一一家画像铺就是张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创办的。他的店铺一直设在大名县城内南大街,20世纪90年代以前,那里是大名较繁华的一条街。
张瑞堂先生1949年参军入伍,1950年调入文工团,从事文艺宣传工作。在此期间边工作边学习,学到了一些绘知识。1953年退伍后,自己不断实践,探素出了一套美术百像(碳精粉画像)的方法。1968年开始挂牌营业,现门市由其女张紫燕接任。张老先生同时也是三铺村民间花会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
县北门外曾有任佩忠设一画像铺。任佩忠,1952年生于大名县孙甘店乡南李庄村。自幼爱绘百艺术,由于家庭出身成份高,便于19岁离家出走,游艺于山西、河南的太行山一带,靠为乡民绘炕围画和门额画为生。后多次拜访河北师范大学李维世教授,受益匪浅。八十年代初任佩忠回县城开设门市,从事画像广告、牌匾、影壁等绘画业务。他也曾创办美术培训班,在大名及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
张瑞堂老先生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