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子
日期:2021-03-31 14:37:52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大名非遗图典》编委会

坠子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属地:大名县

坠子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曲艺形式,俗称“坠子书”“简板书”或“响板书”因使用坠子弦(又名坠琴)伴奏而得名。河南坠子是大名的主要曲艺种类之一何时传入大名无考。因大名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大名河南坠子受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共同滋养,既具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又具有燕赵音乐的慷慨绚丽,是研究河南、河北戏曲交流、融和的标本。

坠琴

坠子的前身是流行于河南的道情和“莺歌柳”两种曲艺形式。从清代末叶开始,两个曲种的艺人逐渐合流,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合,特别是“莺歌柳”的伴奏乐器小鼓三弦被改制成坠胡以后,改弹拨乐器为弓弦乐器,伴奏旋律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促成唱腔音乐的重大变革,“溜腔”(俗称“哼弦子”,起腔之前使用)的使用就是曲型成熟的表现。

坠子在形成过程中,以新鲜活泼的特色,吸引了不少三弦书和山东大鼓艺人参加到改革创造的行列中来, 使河南坠子增加了大量曲目,丰富了演唱技巧。

图片王建国、范翠霞

坠子使用河南方言说唱表演,以唱为主,唱中夹说,所用唱腔主要包括“平腔”“快扎板”“武板”“五字坎”和“垛板”等。唱词基本为七字句。伴奏者拉坠琴,有的并踩打脚梆子。初期大多演唱短篇,也有部分演员演唱长篇。说唱表演的方式早期为“单口”,演唱者一人,左手打檀木或枣木简板,边打边唱;后来发展出“对口”,两人对唱,一人打简板,一人打单或书鼓;还有三个人搭档演出的“群口”;几种方式各有适宜的节目。

唱腔音乐是河南坠子唱腔的主导部分,由多种曲调(板腔)构成。包括引子、起腔、平腔、送腔、尾腔等部分,根据唱词的不同句式使用三字崩、五字嵌、七字韵、巧十字塞韵、滚口白等唱法,形成节奏和旋律上的明显变化,以表现不同的感情。河南坠子的曲调虽多,但它以一个主体性基本唱腔曲调为基调,根据唱段的起、承、转、合的不同规律和故事情节的不同需要,加以重复、发展和变化。同时,对传统唱腔中属于插入性或附属性的唱腔曲调,如引子、牌子、三字蹦、五字嵌、大小寒韵等,进行融会贯通式的取舍处理,把有特性的乐句和片断有机地结合在唱腔音乐中,使整个唱腔音乐丰富多彩,和谐统一。

1962年陈广杰(左一)参加邯郸地区曲艺表演

大名河南坠子主要分“孙赵门”、“大张门”两大枝系,其中“孙赵门”最具影响力。“孙赵门”的坠子艺人主要分布在大名卫河以东大片区域,较为集中的村镇有:束馆镇、冢北、北峰、马陵、普明滩、从善楼等。20世纪20年代,大名县束馆镇十字路村的张金忠作为“孙赵门”的代表人物,演唱河南坠子名气很大,在曲艺届有“北京到南京,谁人不知张金忠”一说。他广收徒弟,第一代徒弟为“广”字辈,如申广玺、陈广杰、杨广玉等,“广”字辈艺人多达百余人。第二代徒弟为“献”字辈,人数更多。张金思的天门弟子陈广杰(河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尤以单口坠子最为擅长。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期间,陈广杰以其《呼家将》《杨家将》《东汉》三部大书活跃于内蒙古、河南等地区的各大城市,被誉为“活呼延庆”

在大名城北一带,郑时庄村的闫义凤(艺名闫清喜,人送外号“破大锣”)、齐秀云夫妇,以表演化妆坠子最为有名,阎义凤、齐秀云夫妇于1937年投师于邯郸地区广平县阎小寨的“化妆坠子”创始人坠子老艺人杜学勤。化妆坠子在表演时,按照书中主要人物形象化了妆,由单口、对口说唱发展为多口说唱,并辅之以简单的表演动作。阎义凤、齐秀云夫妇的长篇连演曲目《白蛇传》响誉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周边县市。齐秀云是河南坠子艺人中的佼佼者,20岁就以长篇大书《杨家将》《响马传》《小八义》《刘公案》享誉县内外,足迹遍布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保定、天津和山东省、河南省,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并担任河北省曲艺家分会理事。1951,阎义凤、齐秀云夫妇,创立“百花剧社(既“大名县化妆坠子剧团”)

坠子艺人范翠霞

大名河南坠子最具影响力的当属“盖河南”乔清秀。乔清秀是河南坠子北路调创始人之一,以吐学俏利、旋律悠扬的“巧口”著称。1935,乔清秀在电台演播,被誉为“坠子皇后”、“坠子女王”、“坠子大王”,曲艺观众“满城争说乔清秀”。乔清秀和坠子的渊源要从她年幼时说起,乔清秀14岁时,恰遇河南南乐县艺人乔利元来大名县行艺,借宿于清秀外婆家隔壁。乔清秀十分喜欢乔利元的演唱,养利元也觉得乔清秀是个学习坠子的好苗子,遂收清秀为徒。乔清秀演唱技艺高超,演唱风格清新,行腔明快婉约,嗓音纯净甜润,其独创的乔派唱腔流传至今。

天津曲校的教师曹元珠,继承乔派艺术,独具特色,大胆创新,设计出富有新意的坠子唱腔,在河南坠子的演唱、表演、创腔、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大名的坠子演员众多,影响很大,水平亦高。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名县参加省、地区的各种曲艺汇演都取得好成绩,赢得声誉。其中1953年齐秀云创作并演唱的河南坠子《建立新中国》参加河北省艺术联合会汇演获头奖;1971年许宝善创作的《心红情深》参加河北省曲艺调演获二等奖;1985年殷瑛创作的《俏争春》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1987创作的《赤诚之心》代表邯郸地区参加河北省“空中书擂”大奖赛,由河北人民广播电台连播。(摘自《大名非遗图典》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