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蒋氏吹歌主要分布于大名县埝头乡及其方圆五百余里的周边地区。
在解放前蒋氏吹歌只传本族后人,并且传男不传女。新中国成立后,蒋华老艺人为了使民间艺术被广泛流传,发扬光大,毅然打破祖辈留下的行规,决定收外姓徒弟,使蒋氏吹歌这一民间艺术达到兴盛期。文革期间蒋氏吹歌被视为“四旧”禁止“行事”, 致使其被冷落、走向沉寂,大量经典民间曲牌失传。改革开放后,蒋氏吹歌得以复苏,有了起色。
大名蒋氏吹歌以吹打乐为主,蒋氏吹歌分为吹奏类和打击类两大类,曲牌丰富,据说有200多个,但大部分已失传,现保留有40余个。主要曲牌品种有:慢板、二板、三板、八调、开门调、小调、赞子、四合四等。自创有三八调、梆子台、五子开门、开幕曲、慢板娃娃腔等。通常是由唢呐加笙、笛子、战鼓、小铙钹、大锣等来演奏,演奏时有独、领、分、合四种形式,另外有咔戏、双唢呐、咔吹、套吹等形式。
具有上述特征的蒋氏吹歌,是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蒋氏吹歌在冀、鲁、豫三省交界一带享有盛誉,在吹打乐中占有重要位置,有着大量独特的、极富地方风格的民间器乐曲。发掘、抢救和保护蒋氏吹歌,对丰富和完善河北民间音乐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助力本地及周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人们文化素质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随着社会的变革,吹打乐在广大乡村中的展示平台日益减少。一些传统民俗日益淡化,特别是殡葬制度的改革,丧事从简,提倡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吹打乐的主要活动阵地逐渐缩小,过去那种大的演奏场面不复再现。婚娶新事新办寿诞从易到简,(摘自《大名非遗图典》)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