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槐的传说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属地:大名县大名镇
“先有卧龙槐,后有大名城”,人们都这样说。
明朝初期,大名城位于今县城东7.5千米处,1401年(明建文二年)被水淹迁至当今城址。据传说新城选址时,当时的大名府升颇费了番心思。因为老地势注陷,几乎十年九淹,最后一场大水,将城池淹没殆尽,淤泥一丈多厚,废了全城。新城建哪儿呢?府尹终日苦思冥想,四处勘察寻见。一晚,府尹忽作一梦,梦见城西略偏南处有一片草地,草地中央有一棵参大树,五彩样云在冠上空飘忽不定、树上百鸟飞翩啁啾,有一只凤凰在其中,声清音丽。草地上流泪,水中鲤鱼嬉戏,府尹心情好清爽,大呼:“好去处也!”随即惊醒,原来是一场梦。醒后,府尹独自揣摩:这个梦预示着什么呢?一时没有眉目,苦到天明后,忙找师爷咨询。师爷曰:“此乃上天为吾等指定新城址也。五彩祥云百鸟朝凤吉祥之兆也。”府尹听罢如醍醐灌顶,心中豁然开朗。晨炊毕,由师爷伴从乘轿前行,快步如飞。
一路西行,小路逶迤,鲜花满眼,馨香扑鼻,挑帘极目远眺,蓝天白云之下,有一股紫气从天地接壤处升腾而起,在半空中形成硕大的一个五彩云环,云环慢慢向四周弥漫。府尹紧催轿夫,轿夫脚下生风。半个多时辰遇到一小村,村落不大,但颇显繁华之势,街旁店铺鳞次栉比,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府尹问师爷:“此乃何处?”师爷摇头不知,还自语道:“此处离城甚近,但从未闻有此村,只闻此处旷野十分开阔,土地十分肥沃,有撒谷成金之说。”说话间二人眼前出现一参天古槐。但看那古槐生得十分茂盛,枝条极力外伸,树叶密密匝匝,绿荫如盖;再看古槐后,有一院落不大又显巍峨之势的琉璃建筑,门匾上书“槐仙洞”三字,笔力道劲,有万人不敌之势;古祠不远有一小酒肆,酒幌上书“槐仙酒肆”。古槐、古祠、酒肆相映成趣,环境幽雅,沉静迷人。二人不禁心动,翻身下马缓步移近那酒肆,吆喝一声,从酒肆出来一长相不凡的老者,鹤发童颜,有仙家风骨,道家神采。“二位请!”老者揖首。府尹、师爷还礼便坐。此时一股似酒香的味道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令人心醉。府尹问老者是什么使人如此陶醉、老者此乃槐仙酒香。府尹忙呼酒保快快上酒,一杯下咽,满口余香,全身如素手抚摸,一股暖流通遍浑身肌肤,妙不可言。府尹平生豪饮从未有此体验,刹那间有飘飘欲仙之感,心中感想:此乃琼浆玉液也,吾今尝之不枉此生。此时再看老者立于古槐之下,银髯随风扬起,仙家派头使人敬直仰之。府尹问老者:“此酒怎如此好喝,有甚妙处乎?”老者答到:“乃槐仙之恩赐。”府尹闻此言越发刨根问底想知个究竟。老者也不避讳,只听他娓娓道来:
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一片荒凉,只住着一户人家。男人应征打仗死在边疆,只剩孤儿寡母,母种花纺棉,儿打柴种地,相依为命。一天阴风怒吼,彤云密布,一声炸雷,大雨滂沱。但见那雨大得出奇,如同天上倒了盛水的水缸,从天上到地下,似水织成的布,一个劲地往下流。突然雨停,无半点雨星,乌云翻滚处,露一片蓝天,其蓝如秋高气爽时。此时一声炸雷,一道红光射穿云层,从那片蓝天处一道金线直冲地面,然后乌云又合,雨又大作。但见金线射处,离茅舍不远的地方一条二尺来长、全身披满金色鳞片的活物,随雨水击起的水泡上下浮动着。倏尔雨停云散,艳阳高照,如同久日没阴天一样,白云蓝天、青草碧池相互映衬。只有地上的水天泽国可以作证,刚才着实下了一场滂沱大雨。过了三天三夜,地皮才露出水面。炎热炙烤大地,那蛇形动物在毒辣辣的阳光暴晒下,痛苦地扭动着身子,似乎受了重伤,努力挣扎着动了动身体,却没向前移动半步。老母之子晨出打柴偶然发现它,吓了一跳,仔细一瞅,从没见过这种东西。忙抽身回屋,禀告老母,老母亦惊。母子二人急趋视之。老母毕竟寿高识广,忙吩咐儿子,快把它请回家去,这可是天上的龙啊。
儿遵母命,忙把这个蛇不蛇、鱼不鱼,黏黏糊糊的东西抱回家,按养鱼的办法放进门后盛水的瓦罐中。那东西在水中一动不动,眼半睁不睁,似死似活,直至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微微翻动眼皮。看来它活了,母子二人大喜,总算救活了一条命。当天晚上,母子二人仍然与平日一样,母烧饭、儿劈柴。掌灯时分,“哗啦”一声水响,忽的一道亮光,从瓦罐中走出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只见她瓜子脸,杏仁眼,樱桃嘴一点点,头披紫色真丝巾,耳戴白银飞凤环,一帘金色自然卷发瀑布般散落肩头。上身红色鱼鳞紧身绸缎褂,下身绿色水波长筒绫罗裙,好一个倾国之貌。这姑娘上前一步施礼道:“卫河龙王之女有礼了,多谢你母子救命之恩。”母子二人着实吃惊不小,但母壮儿胆,儿助母威,倒没被吓掉魂魄。老母战战兢兢问道:“你从何而来?”龙女又上前一步道个万福:“我是东南卫河龙王之女,因父过生日,姊妹几个高兴斗嘴,我好胜心切,错行雨令,被贬下凡间受罚九九八十一日。承蒙母子二人搭救,才免生死之灾,今已五十二天矣,尚有二十九天方可重返龙宫。我要趁这些天,回报你母子二人搭救之恩。”母子二人半信半疑,四眼对视,也不知道怎么好。还是老母先言:“吾等平民百姓不求高官厚禄,不求荣华富贵,惟求平安耳。”龙女听罢,心中甚是感激,凡间竟有这般好人,荣辱不惊,贫富无为,有容纳百川之心胸,遂生敬仰之意,心想我须让他们应求而求必得之。人世间唯名利二字,名虚利实,给其名不如给其利利无非财和情也,就满足他罢。只见龙女玉手轻轻一挥,茅草屋已变成为一座青砖垒墙、白灰喂缝、琉璃为瓦、飞檐斗拱、剔透玲珑的四合院。屋内玉石桌、紫檀椅、雕花床,一应俱全;桌上青铜壶、白银碗、镏金爵,锃光瓦亮;仓里金满箱、银满罐、粮满囤,富贵耀眼;神龛如来佛、观音像、财神爷、香烟绕梁。母子二人惊得像傻子一样。眼直瞪、嘴大张、手脚僵硬,半天没喘气。再看龙鳞脱落处,已化作点点温泉,顺着龙女来路,一路东南至西北走向升腾而去(如今已证实这一带有温泉可开发)。母子二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吃的住的、穿的用的、洗的涮的全有了。
晚上,龙女来到了老母之子的房间。老母之子已二十好几,平日里打柴,破衣滥衫,蓬头垢面,没有个人样,如今经温泉洗浴,精心梳理,穿戴整齐,也颇有男子威仪。那龙女进得房间,霞衣霓裳,光彩照人,酥胸半露,丰乳高耸,早把个铁塔男儿看得骨软筋麻,魂不守体。那龙女轻挑幔帐上得床来,霞衣上银钩,霓裳下玉架。老母之子非唐僧转世、达摩下凡,哪里抗得住?烛灭夜静,薄衾滚波翻云覆雨,老母之子阅尽人间春色。
良宵苦短,转眼到了九九八十一天,龙女受完了惩罚的磨难,该返龙宫了,可这母子二人哪里舍得,母子俩哭成了泪人。哭得龙女心也软了,无奈天命不可违,龙宫还是要返的。只说:“承蒙你母子关照,在你家九九八十一日,我保你九九八十一年,管你三辈子好年景。”龙女续说:“龙鳞化的温泉能治百病,无病一日三浴可健身,这是一宝,好好照管。另外还有一宝。”只见龙女忍痛拔下一根龙须往院中空地一插,不一会儿长出一棵槐树,树发三权,东、北、南各一。龙女说:“东一权保风调雨顺,北一权保五谷丰登,南一权保人丁兴旺,早晚给它点香火也图个长久。你们对它越好,它保你们越长。”龙女说完后,只见东南乌云翻滚急速而来,龙女知道是接她回宫的,忙给母子二人施了一礼,然后徐徐升空。但见龙女两行眼泪如水涟般倾泻于地,龙也有情啊。母子二人跪地磕头,目送龙女驾云远去,直至消失的无影无踪。母子二人还目视东南,看啊看啊,秋水泪眼后,望穿南山石。
母子二人的生活又恢复平静,但日子好过多了。儿子娶妻生子,老母颐养天年。为了报答龙女的帮助,他们在槐树旁修建槐仙祠,日夜香火不断。在龙女落泪处,他们发现两股泉眼,泉水清凉甘甜,为此起名“玉泉”。后来他们用泉水酿酒,酒香甜、平和、远近闻名,人称那酒为“槐仙酒”。几十年以后,母子二人都已作古,他们的后人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这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那老者面对府尹、师爷拈须侃侃而谈,到此处戛然而止再无下文。府尹欲求时,早已不见了老者,也不见了村落街道,眼前只有参天古槐。离古槐几丈远,似有断垣残壁痕迹,亦有些琉璃瓦碎片,但口中酒香余味依然。府尹与师爷立马四望,此地极其辽阔,且中间高而四周低如同鏊形,极目处,水草丰美,一片祥霭。府尹心中陡然明白,这一切乃槐仙点化,遂定大名新府址。新城建好之后,在古槐旁,又建了槐仙祠。府尹年老还乡,专门经营槐仙酒馆,名声越来越大,声名越传越远。
如今老古槐已千年寿命,尽管阅尽人间沧桑,但依然茂盛无比,一年四季红绸缠身香火不断,继续着那个美丽的传说。(苗兆方搜集整理)(摘自《大名非遗图典》)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