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皇帝刘豫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大齐皇帝豫
刘豫是景州阜城人,即今河北阜城人。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刘豫任济南知府。当年冬天,金兵攻打济南,刘豫被敌收买,杀掉府中坚决主张抗金的大将,投降了金邦。金人封刘豫为京东、西和淮南路安抚使,后又任命他为东平知府兼诸路马步军都总管,儿子刘麟接替他做济南知府。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有人传言北京大名府顺豫门长出一茎多穗的瑞谷,济南府一个渔民捕到一条喻示吉祥的鳝鱼。刘豫诡称这些是自己要受天命的征兆,派儿子刘麟重金贿赂金左将军完颜挞懒,乞求金邦立自己为皇帝。金太宗正想在中原树立一个傀儡,跟南宋对峙,便于同年七月封刘豫为“大齐”皇帝,定都大名府。九月,刘豫在大名正式即位,年号以金朝为正统,称天会八年。刘豫把大名城内的北宋皇宫作为大齐国宫殿,任命了宰相、监察御史、工部侍郎等一批朝中臣僚。刘豫曾任职东平府,因此,他升东平府为东京,改原宋都东京汴梁为汴京。刘豫还在他的老家景州(今河北东光)、曾经任过职的济南、东平以及都城大名征召数千名青壮年农民作为他的禁卫军,号称“云从子弟”。
刘豫做了“大齐”皇帝后,就讨好金人,公开与宋朝对抗。昏庸软弱的宋高高宗赵构不仅对金人卑躬屈膝,也畏惧称雄于弹丸之地的刘豫,与刘像书信往来时常称之为大齐皇帝,这实际上承认了大齐国。但是,中原的将上和百姓不买刘豫的账。刘豫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派人四处招降宋朝的官员,还多次领攻打附近南宋统治的城池。刘豫的劝降遭到大多数爱国将领的严辞拒绝,有的甚至斩杀了他派去的劝降使者。主张抗金的宋军常常把入侵的大齐兵打得落花流水。
地处黄河北岸的大名人素有抵御外辱的传统。靖康年间,大名人曾在抗金名将宗泽的统帅下,多次打退金兵的进攻。驻守大名府的河北路提点刑狱、大名人郭永,指挥军民英勇抗击敌寇,保卫家乡。金兵闻之丧胆,不敢轻易来犯。不久宗泽病故,原大名知府杜充调任京师,新任知府张益谦软弱无能,面对敌军束手无策,打算弃城逃走。刘豫见是机会,就勾结金兵共同攻打大名府。郭永率领军民殊死奋战,终因失去外援,寡不敌众,城陷敌手,郭永等一大批抗战将士壮烈牺牲。
刘豫在大名欠下血债,如今又要在这块土地上称帝称王,自然遭到大名人的强烈反对。他就像坐在火山口上一样在大名待了不到3年,便匆匆将都城迁到黄河南岸的北宋都城汴梁。这一年是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
刘豫迁都汴梁后,把大名府改为大齐国的北都。
绍兴三年,即公元1133年,刘豫一度攻陷河南的唐州及湖北的襄阳等地,但第二年这些地区就很快被抗金名将岳飞收复。同年九月,金、大齐联合攻宋,又被抗金名将韩世忠杀得大败,金兵被迫撤离,刘豫的大齐军也仓惶北窜。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刘豫的齐兵又在滁州(今安徽滁州市)连吃败仗,被宋将杨沂中杀得落花流水,刘豫从此一蹶不振。
金人扶植刘豫原本是让他帮着推翻南宋,没想到刘豫不但没有出什么大力反而成了一个累赘,于是渐渐对他和他的大齐国失去兴趣。正巧这时主张建立大齐属国的金太宗去世,继任国主就在公元1137年将刘豫降为蜀王。刘豫的皇帝梦彻底破碎,刚满7年的大齐国也短命天折。随后,刘豫一家被金人迁到金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东南林东镇南古城),从此开始了流亡生涯。绍兴十三年(金皇统三年),也就是公元1143年,刘豫忧虑成疾,客死异邦。
刘豫死了,大名府依然如故。他死后10年,即公元1153年,统治中原的金朝分全国为十四路,大名府路为其中之一,管辖着附近十二猛安。 (王俊法搜集)(摘自《大名非遗图典》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