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古城保护要在传承上做好文章
日期:2021-01-06 14:40:40  点击:
来源:魏州书院  作者:申有顺

 大名古城保护要在传承上做好文章

申有顺

      首先应明确这次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它并不是上次规划的延伸,而是新时期规划指导思想上的高层设计。在保护规划的编制中,一定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三句话:保护、利用和传承。

 

      因时间关系,保护我就不展开讲了,重点说说利用和传承, 这在这个规划里比较少一些。大名古城的特质是什么,要把什么优秀文化利用传承下去,这点很重要。

 

       大名古城是一座严格按照礼制规划建造的古城,四四方方,周长九里十八步,城墙体系比较完整,既有墙体,又有城门、门楼、垛墙、水溜、马道、护城河等,都比较完整。城墙建筑体系的保护是没问题的。但在建设理念上,由于受运河文化影响,运河周边的古城都是龟背城,仿乌龟背,包括埋在地下的邺南城,已经不存在的魏县城,也包括现在的大名城,我们叫它“明城”,明朝建的城。但现在这个特点被破坏了,原来城内的形态是“三山不显,四海不干”,中间高,四角低,现在弄平了。中间高四角低,个龟背,城内四角有四个建城时留下的水坑,是乌龟的四个爪子。为什么现在的大名城不容易被淹,得益于这一规划理念。中间高,有水自然就流到了四个坑内。中间高,还不能太明显,叫三山不显,这些规划理念的东西需要传承。但这些东西,在规划编制中没有体现出来,一个是礼制规划建城,一个是地势特征,这是古城的肌理、空间格局,需要讲清楚。

 

       第二是运河文化。大名是运河通而城市兴的一个典型代表。大运河申遗时,有些部门认识不到位,认为邯郸这段没有运河。我与他们争论,永济渠到安阳后,总不会隔过邯郸飞到邢台、到北京吧,怎么邯郸能没有运河呢?为此,他们派人来考察,从临漳开始,到魏县,到大名,又到馆陶。但因天冷,考察安排也不太周到,他们又说现在运河在大名不存在了,已埋在地下,地上的是卫河。我说运河是大名的母亲河,怎么会不存在呢,现在的卫河不就是历史上的永济渠嘛!

 

       运河对大名很重要,没有运河就没有三次为都、七为陪都的大名,没有运河就没有从隋唐开始直至民国繁荣昌盛达千年之久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大名。但遗憾的是在规划里讲的比较少。对运河文化如何挖掘,河道怎么保护,河工设施怎么保护,渡口怎么保护,都应该注意。中央提出在运河建四个文化高地,其中有燕赵文化高地,燕文化高地在通州,这个已经很明确了。赵文化高地在哪体现呢?争论不休。但作为物化存在就是现在的大名古城和故城遗址,永远找不到第二个比大名府更重要的文化载体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我作为邯郸专家去了,想将大名府争取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因为没有考古挖掘,缺乏资料,没有进入,但已经成了预备项目。所以,对宋时的大名府城,就必须进行考古发掘,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刚才杨达提到浚县古城改造很有成效。因为曾任建设局长的赵文明热爱家乡,事业心强,敢担当。大运河保护和申遗以来,他向领导提出,将建设局长让给一个年轻的同志,自己专心搞名城保护,成立了名城保护办公室,硬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将古城恢复起来。他们利用什么钱呢?因为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就是利用世界文化遗产补贴资金。两三年时间,粮仓、运河、县衙、街道都弄出来了。浚县的黎阳仓过去归大名府管,大名府的一个仓库都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大名府城没有进入,太遗憾了!大名古城在2014年申报成河北历史文化名城以后,不就争取到了几笔省市补贴资金嘛,翻建了这个老文化馆。如果大名古城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肯定也会得到大量资金支持的,知名度也会大大提高。这主要是我们宣传不够,大名的运河文化没有挖掘出來、推出去。所以,这次规划中要突出运河文化。

 

       聊城建城十周年,市政府派我去了,在座谈时,我专门给他们讲,聊城也是运河上的一座名城,但喊什么“运河古都”就不合适了。你什么时候当过古都?运河上的古都是大名。去年中国古都学会在大名开年会,就喊出了运河古都—中国大名,还立了一块“中国古都大名”碑。

 

       因此,运河文化带上的“四个高地”,通州是燕文化的高地,大名就是赵文化的高地。通州作为燕文化的高地,起步早,已经搞得很好了。下面就看我们大名了,如果能把这个喊起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运河公园建设,我们大名就了不起了。运河文化在这次规划编制中一定要突出体现。

 

       第三是历史建筑。历史建筑你们只顾一方面了,如何恢复和保护。但历史建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历史建筑本身的保护和修缮;二是环境整治,也就是管理;三是基础设施改造。只有这三个方面做好了,才能构成完整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当然更重要的是活化利用。

 

       大名古城历史建筑在申报名城时搞得比较好,报得比较多,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提练提练,要建档挂牌,摸清历史建筑信息,有什么建筑特色。这点刚才杨达讲了,大名古城民居大多是明三暗五两甩袖,这就是一个特色,有的还带前廊。还有屋顶,有的前廊起脊,外人看是瓦房,非常气派;实际上后边是平顶,可以凉晒东西;再如墙,里边是土坯,外表包砖,“驴粪蛋蛋外边光”,当地叫做“砖包皮儿”。这一是省钱,二是墙体厚,夏天太阳晒不透,冬天温度跑不了,冬暖夏凉。所以,对历史建筑一定要抓住它的特色是什么。

 

     这个规划,重大规划院师生费了很大心血,了很多调研工作。我个人看法,基础还是好的,原则可以通过。但编制理念要转变,要按保护、利用、传承的要求,对照去做,进一步完善细化。

 

      作者简介:申有顺,1941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安阳市,现任邯郸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邯郸市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专家委主任,邯郸市大运河保护与申遗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专家、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会员、河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省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委员会秘书长。编著有《邯郸成语典故集粹》(合著)、《邯郸建设五十年》(主编)、《心系名城》、《名城邯郸丛书》(主编)[《邯郸之最》(上下)、《邯郸之谜》(上下)、《邯郸之梦》]等数十部著作。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