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魏州藩镇割据史话
日期:2018-07-18 16:29:19  点击:
来源:  作者:赵明宇

   公元755年到763年,八年的安史之乱,使得大唐盛世金瓯颤抖,走向衰落。叛贼安禄山手下的大将田承嗣虽然归属了朝廷,却没有泯灭狼子野心,一直向朝廷暗中挑衅。广德元年(763年),朝廷为了笼络田承嗣这匹野马,封他为魏博节度使。

节度使是唐王朝的省级军事和政府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兼军区司令员,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魏博节度使的驻地是魏州。魏州这座城原本是贵乡县的治所,位于现在的大名县城东北大街村、双台村一带。这座城始建于前燕建熙元年(360年),后来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在城西经过,交通优势使得这座城在黄河以北迅速发酵、崛起,成为贯通大江南北的通都大邑。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朝廷在相州的东部建魏州,就把治所设在贵乡县城。

唐天子认为“节度使”是一条缰绳,肯定能控制田承嗣,可是,唐天子的算盘打错了。田承嗣拥兵十万,军阀割据,不仅不收敛,还把魏博管辖的魏州、博州、相州贝州卫州澶州这六个州看作是自己的独立王国。魏博、范阳、成德被称作河朔三镇,魏博兵强马壮,地域辽阔,位置重要,城市规模大,是三镇之首。田承嗣势力大,底气足,飞横跋扈,不向朝廷缴纳赋税,打造自己的小朝廷。最厉害的一招,是建立了牙兵,也就是自己的卫队,享有特权。他手下这些人都是安史之乱时期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平日里骄横惯了,杀人如同捏死个蚂蚁。如今在田老板的羽翼之下,更加肆无忌惮。

田承嗣坐镇魏州,全民皆兵,老百姓平日里劳动生产,发生战争就拿起刀枪御敌。这样以来,魏博节度的实力强大起来,提起田承嗣,朝廷担心管控不住,可是经过安史之乱,朝廷像是害了一场大病,元气不足,实在没有能力了,只好由着他。

田承嗣没把朝廷放在眼里,私下搞起了世袭制。他的儿子田绪能耐不大,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驾驭不了魏州的局势,就让侄子田悦继位。田悦这家伙初生牛犊,胆大心狠。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联手其他节度使一起威逼朝廷,做起了魏王,并且设置文武百官,把魏州改称大名府。

大名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公元前661年,晋献公把魏国的一个地方分封给了毕万,占卜的官员郭偃,卜了一卦,说“万是盈数,魏是大名,这样赏赐是天开其福”。“大名”成了兴旺强大的吉词。时过境迁,1443年后的田悦从史料中找到这一条,把魏州叫做大名,这是历史上大名用作地名的开始。

这一回唐王朝忍无可忍了,老虎不发威,你还当是病猫啊,下诏发兵讨伐。没有得到王位继承权的田绪本来就对老爹传位给堂哥田悦而耿耿于怀,如今朝廷大军来攻打魏州,正是夺回王位的好机会。田绪杀了田悦,提着田悦的人头归顺朝廷,把大名府又改回魏州。朝廷没费吹灰之力平息了叛乱,让田绪做了节度使,还把嘉诚公主下嫁给他,表示皇恩浩荡。也可能是在魏州安插了一个女间谍,来监视田绪,担心他谋反。

田绪有了江山美人,却没福享受,33岁就暴病死了。他的儿子田季安继位,和他爹一样福浅命薄,享受了几年也“以身殉职”了。

后来出了个田弘正,愿意做个顺臣,结束割据,归顺朝廷并为朝廷效劳。田弘正帮着朝廷修理了几个不听话的节度使,立下大功,可惜的是好人不得善终。他既然做了顺臣,就要听从朝廷调遣,被调到成德军担任节度使。成德军不欢迎他这个外来的主子,官兵联手,就把田弘正杀害了。

田弘正被害的消息传到魏州,对田氏怀有忠心的魏州士兵悲痛万分,磨刀擦枪要为老主人田弘正报仇雪恨。唐穆宗想起田弘正的效忠,动了恻隐之心,任命田弘正的儿子田布接任魏博节度使,以安抚田家。田布是忠臣孝子,觉着老爹死得冤枉,一声令下,披麻戴孝,挥戈杀向成德节度。可是在口蜜腹剑、弱肉强食的虎狼世界,田布还是嫩了点,遭到自己手下的牙兵将领史宪诚逼宫。田布没提防,又制服不了凶狠的史宪诚,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只好打开父亲的灵柩,大喊一声父亲等等我,挥刀抹了脖子。

好孩子田布一死,史宪诚自称留后,魏州再次割据,不听朝廷的话了。唐王朝惹不起史宪诚,心里想,只要不影响老李家的江山社稷,管你姓田姓史呢,让史宪诚名正言顺地做了魏博节度使。但是唐天子对史宪诚不得不戒备,因为这些军阀的脸色变得快,太不按照规矩出牌了。大和三年,也就是公元829年,唐天子调史宪诚到外地任职,实际上是想消弱史宪诚的实力和影响。史宪诚不仅凶狠,还有点吝啬,舍不下这些年在魏州积攒的财产,临走的时候,把自己的金银细软装了几大车。牙兵不答应了,你走还想刮地三尺?这可是魏州的民脂民膏。翻云覆雨、兵强欺主的牙兵在将领何进滔的指挥下,一哄而上砍了史宪诚的脑袋,拥立何进滔为留后,逼着唐王朝封为节度使。

魏州城插上了何氏的大旗,转眼之间变成了姓何的天下。望着血淋淋的人头,看着转瞬之间易主的宫殿,何进滔虽然做了节度使,心里也害怕,这样的惨剧说不定哪一天会落到自己头上。有了敬畏之心的何进滔不再走老路,拍着胸脯子说自己要以仁德治理魏州。魏州总算是安稳了30年。开成五年(840)何进滔死后,何弘敬接老爹的班,做了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对他的老爹感恩涕零,利用永济渠水道,到大伾山采巨石,在魏州城里立了一通何进滔德政碑。

这块巨碑由基石、龟趺、碑身、碑首四部分组成,通高12.34米,宽3.04米,厚1.08米,重140吨。碑身上密密麻麻地镌刻着何进滔的功德,由柳公权书写。本意是想流芳百世的,可笑的是268年后的公元1108年,北宋徽宗大观二年,宋徽宗制定《五礼新仪》,大名府尹梁子美,也就是《水浒传》中的贪官梁中书,在政和七年(1117年),磨去字迹,刻《五礼新仪》,何进滔的德政碑变身为五礼记碑,依然耸立在魏州皇城门外。明朝初年1401年,一场大水淹没了大名府城,五礼记碑被泥浆掩埋在地下。公元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被当时的大名知府顾玉柱挖出来,已经断为三段,遗弃在孔庄村的大坑里。1987年腊月,这块巨碑被运抵大名县石刻博物馆。19895月,经过三道铁箍固定,千年古碑重新矗立。200410月被批准为国家级文保单位,目前仍是全国最大的整体碑刻。

866年,何弘敬去世,安葬在魏州贵乡县义居乡司徒村三城里,也就是现在的万堤农场。1973年出土的何弘敬墓志,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精美的墓志,现保存于邯郸丛台公园,1993年被鉴定为国家级文物。

何进滔和何弘敬这爷儿俩,给大名留下两块国宝。

何弘敬一死,士兵推举他的儿子何全皞接任。唐懿宗认可了,先允许他为留后867才正式任命他为节度使。何全皞年轻气盛,从小生长在富豪之家,是个富三代,做事刚愎自用,对下属处罚很严,尤其喜欢判死刑,经常因为鸡毛蒜皮之类的一些小事而鞭笞下属。870年,牙兵听说何全皞准备削减他们的粮食和衣物补贴,大家积累了多日的怨愤一下爆发了,大喊着嘴上没毛的何全皞不知道马王爷三只眼,抄家伙灭了他,再换一个节度使。何全皞发觉事情不妙,骑马想逃,牙兵一拥而上,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的脑袋砍下来了。牙兵推举将领韩君雄做魏博节度使,统治魏州长达42年之久的何氏被韩君雄取代。

军阀做事尔虞我诈,朝三暮四。韩君雄虽然手握重兵,还是厄运难逃。时间不长,韩君雄的儿子韩简丢了江山,也丢了脑袋,被部下乐彦祯取代。

容易得到的,总是不被珍惜。乐彦祯被唐王确认了节度使的权位,头脑有些发热,欲望开始发酵,其中一个大动作就是扩建魏州城。他画了一个圈,周长80华里,比唐天子的长安城还大。修城就修城吧,还规定一个月完成任务。他像放羊一样,把几十万民工赶到工地上,有的一家老小齐上阵。可想而知,那时候的魏州城人头攒动,全是抬土的、挖土的、打夯的,城墙一天天在长高。老百姓不愿意干,可是没办法,不干脑袋就没了,所以“嗨呦嗨呦”的夯土号子有气无力。眼看着工期要到了,80里的罗城还不能竣工,监工的官员被乐彦祯骂得狗血喷头,把一腔火气发泄到民工身上。那时候虽然没有《劳动法》,但是民工心里窝火,横竖都是死,就酝酿着造反。

恰恰这时候,宰相王铎从滑州到沧州去,路过魏州,在魏州城里落顿一下,吃点饭,喝个小酒。乐彦祯有个不成器的熊孩子叫乐从训,从小娇惯成性,在魏州城里说一不二,要星星,老子也得给他摘。这小子还是个色鬼,小眼睛看到王铎的小老婆长得挺漂亮,脑袋大了,就没把这个宰相放在眼里,杀了王铎和300多个随从,把美人儿拥到了自己怀中。王铎是个深得民心的好官,老百姓对乐从训的怨气更大了。乐彦祯护犊子,一看捅了篓子,就欲盖弥彰,向朝廷汇报,说王铎被盗贼杀死了,又让儿子到外地去任职。这个不争气的儿子不好好当官,声色犬马习惯了,经常回魏州搜刮民财,在老爹的地盘上就像到了自己家。这一回又捅了马蜂窝,闹得牙兵看不惯,要造反。888年,虽然是个吉祥数字的年号,乐彦祯却如坐针毡,感觉势头不好,保命要紧,扔下这一摊,出家当和尚去了。

对于牙兵来说,换个主子如烹小鲜,乐彦祯走了,就拥立罗弘信为节度使。罗弘信玩了几年,他的儿子罗绍威接班,做了魏博节度使。

牙兵很厉害,人称“长安天子,魏博牙兵”,杀人不偿命,一怒之下就罢免自己的主子。天佑二年(905年),牙兵又开始作乱,像玩木偶一样,指挥罗绍威做这做那。罗绍威心说,你们是我喂养的奴才,也太不拿我这个节度使当回事了,我得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俗话说,无毒不丈夫。罗绍威带了一些魏州的土特产,找到宣武节度使朱温说,老朱,咱是哥们儿,关系不错,你帮我教训教训手下这些牙兵。朱温如同猪瘟,威力很大,还讲义气,够哥们儿,是大唐帝国的黑老大,一出手就把牙兵灭掉了,杀得魏州城血流成河。

魏博节度使在魏州称雄,靠的就是这些牙兵,灭掉了牙兵,就像老虎被拔掉了牙齿。朱温这小子心说,我不能白给你小罗帮忙,经常来骚扰罗绍威,颐指气使,要钱要粮。罗绍威不高兴地说,你帮我的忙,我感谢你,你还得寸进尺了,滚刀肉啊。朱温就说,我帮着你小子灭掉了牙兵,去了你的心头大患,你怎么能过河拆桥?

自己不强大,靠别人帮忙不行啊,引狼入室,后患无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罗绍威这个后悔啊,跺着脚说,都怪我一时糊涂,铸成大错。

“铸成大错”这个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从一代枭雄田承嗣到铸成大错的罗绍威,从公元763年到公元906年,横行了将近150年的魏博节度使及牙兵随着唐王朝的分崩离析而瓦解。

刀光剑影还在上演,伴着汤汤运河水,魏州这块风水宝地,将在五代和大宋时期迎来新的辉煌。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