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雕像
“改革”源自邯郸
驶出京珠奥高速邯郸北口,进入主城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雕像——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纵马腾跃弯弓射箭,气势恢宏威风凛凛,是邯郸最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雕塑始建于2001年9月,由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塑像高达24米,青铜锻造,堪称中国铜马雕塑之最。前段时间,外地竞有人抢注“胡服骑射”商标,引来一场官司。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拥有改革血脉,富有创新精神”的城市。更有学者坚持认为:“改革”一词就源于胡服骑射,源于古赵邯郸。
说到胡服骑射,人们自然想到历史上威名赫赫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赵雍(公元前340—295年),战国时期赵国第6代君主,其最大历史功绩就是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带领赵国成为唯一敢于抗衡秦国虎狼之师的军事强国。他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穿胡服、习骑射” ,亲率赵国铁军,披荆斩棘,开疆阔土,先后吞并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修筑赵长城,成就了不朽之盖世功业。赵武灵王还勇略过人,乔装使臣会见秦王,图谋北击强秦,一举攻占秦国。正直壮年,又急流勇退,扶次子继位,自己携长子专谋军事,势图再创强国霸业。不料,事与愿违,发生“沙丘之变”,横遭惨死。故后谥号“武灵王”,可谓毁誉参半,评价至低。帝王谥号,一般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武”为美谥,指其胡服骑射,征服中山;“灵”为恶谥,指其刚愎自用,昏庸无道。可怜,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得此谥评,实乃令人不平,千古叹息。
不过,历史风云变幻,功过自有评说。清末民初国学大师梁启超对赵武灵王就评价极高,称其为“皇帝之后的第一伟人”。又曰“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赞其为赵国的“彼得大帝”。他甚至称,如果没有沙丘之变,统一华夏的可能就是赵武灵王,不会再有后来的秦始皇。
邯郸自古多慷慨悲歌,豪放包容。随着历史滚滚东流,人们更多念及赵武灵王的丰功伟绩,邯郸人每每谈及赵武灵王,也皆是满满的自豪和骄傲。本世纪初“三年大变样”期间,在城市中央修建丛台广场,塑立了赵武灵王大型雕像,仗剑挺立,威武霸气,成为邯郸新的地标建筑。广场北去,即是丛台公园,相传是赵武灵王操练兵马和观赏歌舞的地方,时常游人如织,一幅歌舞升平的景象。清乾隆皇帝曾登临丛台,赋诗怀古:“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谢雄才。”解放后,郭沫若先生登台抒怀:“邯郸市内赵丛台,秋日登临曙色开。照黛妆楼遗废迹,射骑胡服思雄才。”一曰“谢雄才”,一曰“思雄才”,足见赵武灵王文治之地位、武功之显赫。
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改革事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学者认为,“改革”一词就源于胡服骑射,改“汉族长裙长袖服装为胡人紧身短衣长裤”。因胡人服饰多为动物毛发皮革所制,改布衣为皮革,故而产生“改革”一词。
查考新华词典:改革,即改变与革新,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最早出处《后汉书·黄琼传》:“覆实虚滥,不宜改革”。但有不少学者坚持认定“胡服骑射说”,像“社会评论家”司马南曾在微博发文认为“改革”出自胡服骑射,出自邯郸。毋庸讳言,邯郸人更愿相信这一说法。前些年,邯郸人还总结提炼了邯郸精神:“开放、进取、担当、包容”。可以自豪地说,邯郸自古就有改革的血脉、改革的基因,时代赓续,亘古永新。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在邯郸抗战生活达6年之久。邓小平理论的许多思想都萌芽于涉县,萌发自邯郸。抗战时期,刘邓率领129似驻扎涉县,创建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根据地和解放区,像“土地改革”、“生产责任制”和“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思想,都在邯郸经过了初步实践,收到了很好效果。
改革开放初期,邯郸钢铁总厂探索实施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经验,成为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刘汉章厂长荣获全国“改革先锋”称号。朱镕基总理和习近平总书记皆到过邯钢视察,号召全国学习“邯钢经验”。
目前,邯郸正致力于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行稳致远,再铸辉煌。
(霜茂 2022年5月26日)
胡服骑射雕像
胡服骑射雕像
胡服骑射雕像
丛台广场赵武灵王雕像
丛台
丛台夜景
丛台夜景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