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中的高雅
——从邺城博物馆陶瓷藏品看邺地人的生活
贾海仲
在邺城博物馆的众多馆藏文物中,陶器(瓷)占有巨大的存量,从新石器时代到邺城作为帝都之城的消失以及后世沧桑的延续,陶瓷物品一直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见证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邺地人依靠智慧和勤劳,筛土成粉,和粉成浆,澄浆为器,炼器成型,化腐朽为神奇,经历了捏土成金的裂变,使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各种陶瓷器物,鲜活的呈现出来,并一度赋予了生命和灵魂,形态各异,登堂入室,有的成为宫廷重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使原本简约古朴的社会,却展示着高雅的品位。
陶,是多音汉字,拼音táo或yáo,通“窑”。起先“陶”字没有“阝”旁,“阝”的本义土山,无石者。后来在其左边增加“阝”部,形成陶字,其义表示制陶时从高坡上取黏土之义。陶字的形成也就定性了陶器的属性,“陶,烧瓦器土室也。”——《一切经音义》。“陶”字中的“缶”汉语词典解释为“大肚小口的瓦器”,也可以是解释为“古代瓦质打击的乐器”,说明陶可以发出音乐的旋律。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渑池之会”——“秦王击缶”和《庄子·至乐》中“庄子击缶”,证明了陶器“缶”作为打击乐器在当时已经比较盛行,古朴的陶器已经普及平民和走上了帝王将相的台案,在充当饮食器物的同时,也扮演着高雅的角色,用简约古朴的器型来调节生活的品位。
陶器在古代的作用主要是建筑构件、装饰用品、餐饮用具、乐器娱乐、储存设施、墓葬冥器等几大类,其中每一类能遗存延续到今天的器物,都成为了价值不菲的“国宝”,它承载的信息含量和研究价值更是无可估量。今天,我就邺城博物馆陈展的饮食方面的部分陶瓷制品,谈一下粗浅的看法,从中体会古代简约古朴的陶器所包含的信息,从一个侧面反映的邺地人高雅的生活方式。
作为饮食方面的陶瓷器制品主要有炊具类、饮器类、食用类、盛放类几种,它们形态各异,纹饰不一,功能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在当时物质匮乏、生产条件低下的情况下,能把饮食器具分设的如此详尽,本身就折射出邺地居民生活品质,在慢节奏、简约古朴中享受文化的熏陶,感受生活的优雅。
炊具类:主要有鬲、甑(zeng)、釜、鼎、簋(gui)、鬶(gui)等。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三足中空,便于炊煮加热。新石器时代已有陶鬲出现。后期出现青铜鬲,青铜鬲流行于商代至春秋时期。鼎足是实心的,这是“鬲”和“鼎”的区别。
“甑”古代的蒸食用具,与鬲通过镂空的箅相连,用来放置食物,利用鬲中的蒸汽将甑中的食物煮熟,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极像现在的蒸笼。
“釜”古炊器,圆底而无足,口圆形,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可以直接用来煮、炖、煎、炒等,可视为“锅”的前身。仰韶文化时期,便出现与陶灶相配合的陶釜,比起三足鼎、鬲更为集中火力,可以节省时间和燃料,釜的出现逐渐取代鼎、鬲成为主要炊器。秦末出现的成语“破釜沉舟”和曹魏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便佐证了秦汉、魏晋时代釜的普遍使用。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目前在邺城博物馆第二展厅就陈展着一组由小到大的七件陶鼎,据邺城文保所人员介绍,该组陶鼎出土西太平村的一座墓葬中,是村民在七十年代浇地时发现的,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并未发掘,按此推论该墓葬至少是卿大夫的墓葬,现墓葬保存完好,有待发掘。
簋(gui)黍稷方器也。周礼舍人注,方曰簠(fu)圆曰簋,有盖有耳。是古代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目前陶簋发现较少。
鬶(gui)一种炊、饮两用的陶制器具,形制与鬲相似。三足空心,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流”,也称作“喙(hui)”。《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于炖煮羹汤镬温酒,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这种器具主要流行于新石器时代。
单单从炊具类的用品在邺城博物馆就可以看到这么多,当然不只这些,不同的用具有不同的功能,既反映了炊具改革的进步,也折射出生活饮食的多样性。
饮器类:主要有觞(shang)、勺、觚(gu)、钵、碗、盅、杯、壶。
“觞”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考古界称其为耳杯,用粘土作胎,外施酱色釉,造型纤巧,端庄中显生动,使用方便,受人青睐,出现于战国时期,一直延续使用至汉晋,其后逐渐消失。不过唐代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有“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诗句,说明唐代觞还常出现在宴席上。这种饮器具在邺城博物馆展陈较多,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邺地人崇尚饮酒的风俗。
在这里介绍一下“曲水流觞”这个成语,这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uxi)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大家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gong,有提梁、足、兽头盖)。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tiè)”。邺城博物馆陈展着大量当地出土的“觞”,也说明了在太行山麓、漳水岸畔、滏河之滨举行祓禊(fuxi)仪式、曲水流觞的活动盛极一时,邺地民众的风俗活动也丰富多彩。
“觚”是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其状如我们现在生产的“文武杯”。它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早期。现存青铜器较多,也用作礼器。
“钵”是洗涤或盛放东西的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的一种陶制器具,用来盛饭、菜、茶水等。一般泛指僧人所用的食器。一钵之量刚够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许携带三衣一钵,此钵则为向人乞食之用。
“勺”是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从盛酒器中舀酒的器具,形如有曲柄的小斗,当时作为量器,后经长期发展演化为当今人们广泛使用的各类勺子。其用途主要用来盛舀汤、饭等液体类食物、流食。目前邺城博物馆陈展的为青铜制,
“壶”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本意是指陶瓷或金属制成的一种有把有嘴的器具,通常用来盛茶、酒等液体,也指像壶的形状或出水状态的东西。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极少方形。中国人大多喜爱用“碗”作为饮食工具,可以取谐音“挽”字,意为挽留之意,象征寓意较好。邺城博物馆内陶碗较多。
“盅”属于杯类,没有把儿的杯子。饮酒或喝茶用具。
食用类:主要有豆、盆、盘、罐、碟。
“豆”象形字,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本义:古代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邺城博物馆的陶“豆”较多,散落在邺城遗址的陶豆残片也随处可见,可见豆作为一种食用器皿在民间广泛应用,这和豆的器型有关,因为它高足有盖,有防虫防鼠、保护食物的安全功效,因此被人们广泛接受。
“盘”会意字,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或刻以舟饰,或因型如舟可浮于水,曰为盘。商周多用于盥(guan)洗,亦盛食物。
“盆”盛东西或洗东西用的器具,口大,底小,多为圆形,专指用来盛放物品的钵状容器,因其形状要比钵大,故而称为盆。盆与碗的本质区别在于盆的边缘比内壁要厚,而碗的边缘较内壁要薄。从型器到功能的定位,可见古人的智慧。
“罐”是盛东西用的大口器皿,多为陶瓷制品。现在仍是生活中的主要盛物的主要器具。为了携带方便,古人在沿口设有口鼻,以绳穿系,提携方便。目前在邺城博物馆展陈二系、四系罐居多。
“碟”盛食物等的器具,比盘子小,扁而浅。形声字,从石,从枼(yè)。“叶”意为“薄片”, “石”与“枼”联合起来表示“薄石片”,为石陶制的浅薄器皿。
盛放类:主要有瓮、缸、盂、罂(ying)、罍(lei)、升鼎、羞鼎。
“瓮”形声字,从瓦,公声。陶制盛器,小口大腹,多为存放食物。
“缸”形声字,从缶(fu),从工,“缶”指陶器。“工”指土木建筑的“工程”,本义:大型陶容器,常用于土木工程工地,用来盛米盛水。
“盂”形声字。从皿,于声。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盂,饮器也。——《说文》
“罂”是一种盛贮器,既可用来汲水、存水,也可用来盛粮食。
“罍”斜肩,深腹,圈足式,平底,有盖,下腹近圈足处亦有穿鼻。繁缛(ru)的花纹配以厚重的胎体,显得深邃神秘,凝重大方。前期为陶,型为瘦高,从商代渐变为矮粗,肩部丰满,在纹饰方面,浮雕,多处以夔(kui,一条腿像龙的怪物)龙、蟠龙和兽面作为装饰,成为一种装饰意味很强的图案。
这里多说几句“罍”的典故,感受一下纹饰器物在古代重要性,因为一件器物丢了性命。早在西汉时期,罍已成为王公贵胄们竞相争夺的藏品。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记载,汉文帝和窦后的儿子梁孝王刘武是当时有名的古物收藏家,在他的众多藏品中有一件罍,被其视为至宝。刘武临死前立下遗嘱“善保罍樽,无得以与人”,就是说千万不要把罍给外人。后来刘武的孙子刘襄继位,史称梁平王。他的王后姓任,史载此人骄横跋扈、贪得无厌,得知府库中有一件罍,便向梁王刘襄索要。刘襄宠溺任王后,便置祖训于不顾,也不听其祖母劝告,强行将罍取出,送给任王后,这件事在梁王府里闹得沸沸扬扬。后有人将梁王与其祖母争罍之事告于朝廷,汉武帝与群臣商议后认为梁王极为不孝,理应惩处,于是下令将梁国削去八座城池,并将祸端任王后斩首于市。
“升鼎、羞鼎 ”因器型较大,陶质不宜保存,故现存主要以青铜器为多,现在邺城南部的安阳博物馆有展陈。据了解“升鼎”是盛放煮熟的大块牲畜肉,“羞鼎”是盛放食用蘸料的。把大块的畜肉用一种叫鑊(huo)鼎的煮熟后,放入升鼎,食用时蘸取羞鼎里的调料。古人的这种大快朵颐的饮食,想想也让人十分的惬意。
在邺城博物馆还有一件器物,距今年代较近,为明代器皿,想来大家比较熟悉,它是印有 “文人饮三杯,进三场,连中三元;武将吃一盏,杀一阵,官封一品”,“问酒何处好,还答此处高”铭文的大酒坛,它是大家到邺城博物馆参观后宴饮的必谈话题,文饰中的慷概气度、豪迈情怀极具感染力,成为劝饮的“经典名句”。有人说此中有错别字,恰恰其中的“错别字”和洒脱流畅的笔画,更赋予参观者的想象力,再现了酒的作用和酒的魅力,让人联想到书写者酒酣之后,醉眼蒙蒙、提笔吟唱、一挥而就的畅快淋漓,把穿越近千年的生活场景、善书善饮的文化气息告知今天的人们,这就是艺术的高雅,生活的品位,同样也让我们领略到邺地人往昔岁月的生活诗意。
邺城博物馆饮食文化方面的陶瓷藏品,反映了邺城人在艰苦生活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不同层面的饮食器具的创造,来寄托对困难生活改造的决心。在这些饮食器具中盛放的是希望和祝愿,更多的是对高雅人生追求和努力。当然在博物馆内还收藏陈展着陶、瓷制作的大量冥器,反映了邺地人对来生的寄托,这里面有灶、仓、井、房舍、猪圈以及猪、羊、狗、龟等,活灵活现,这也是在艰苦生活中一种艺术的创造。
除此以外,邺城博物馆内还有大量的陶制品为主的建筑构件,同样为人们展示了一座帝都的辉煌,创造了诸如铜雀瓦砚、富贵瓦当、莲花瓦当等寓意深邃的文化符号,在建筑格局的基础上锦上添花,使开创都城建设之典范的邺城,以更加美丽的身姿留在了人们记忆中,留在了浩瀚的诗词典籍中,使后人魂牵梦萦,孜孜以求……
——选自贾海仲《半隐文辑》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congtaizs/2021-08-18/4993.html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