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广播电视
广播电视
电台
邯郸新华广播电台 1946年7月26日,晋冀鲁豫边区广播电台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开始试播,9月1日,正式开始播音。最初台址设在峰峰煤矿,后迁至涉县。电台编辑部设在涉县西戌村,发射机房和播音室在西戌村北的沙河村。这里是晋冀鲁豫解放区的腹心地带,在群山环抱之中,便于隐蔽。
1947年3月28日,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和新华社分社收到新华总社陕北来电,要求从4月1日起正式接替工作,从太行播出新华总社和中文和英文文字广播以及陕北台口语广播。3月30日起,邯郸新华广播电台临时接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工作,并正式使用陕北新华广播电台XNCR的呼号。从当天18点起,从太行山麓发射出的红色电波正式接替陕北台,把党中央的声音传向四面八方,保证了广播一天也没有中断。
1948年元旦起,邯郸新华广播电台用6天时间反复播出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会议上的报告《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这一历史性文件,其中还用英语播出报告的译文。3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离开陕北,东渡黄河,5月间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同一年前先到华北工作的刘少奇、朱德等同志会合。遵照党中央的决定,新华社有两批人员迁到平山县以西大约10公里处的张胡庄等地,进行筹备工作。5月22日,陕北台结束了在涉县沙河村的最后一次播音,第二天,就在张胡庄开始播音。1949年3月23日,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完成历史使命,奉命停播,发射机运往北京。现这台标有“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字样的发射机存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邯郸人民广电台 1958年9月,中共邯郸地委决定筹建邯郸人民播电台。1959年2月7日,邯郸人民广播电台试播,5月1日正式播出。1964年1月,邯郸人民广播电台改为“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邯郸转播台”。转播台不办固定节目,可播送本地区天气预报。1966年8月,中共邯郸市委决定建邯郸市有线广播站,并着手筹备,9月20日试播,10月1日正式播音,呼号为“邯郸人民有线广播站”。1981年8月12日,经中央广播事业局批准,邯郸市建立调频广播电台。1982年1月,邯郸市调频广电台及呼号均为邯郸人民广播电台。年底,开始自办节目,每天除90分钟用于转播中央台、省台新闻节目外,自办“邯郸市新闻联播”30分钟,专题节目15分钟,同时还有音乐、戏曲、曲艺、小说联播等文艺节目,并不定期开办学习讲座等节目。
1984年5月1日,立体声调频广播电台由试播转为正式播出,每天3次播出,共6小时,除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重要新闻节目外,自办《本市新闻》节目。自办文艺节目主要为戏曲、曲艺、音乐、立体声音乐4类。立体声调频广播电台播出,实现了有线广播向无线广播的转化,开创邯郸市广播历史的新纪元。
1993年7月1日,邯郸地市合并,地区电台与市电台合并组建新的邯郸人民广播电台,为二级局,开办两套无线广播节目。是年底,筹建经济台。
1994年1月1日,经济台正式开播。1995年1月1日,新闻台开播。
1999年2月8日,交通台试播,3月30日正式播出。2002年2月28日,文艺频道正式开播。2003年1月1日,邯郸电台实行频道专业化管理,设新闻频道、教育频道、经济频道、生活频道、交通音乐频道、文艺频道。2005年5月8日,房产广播频道开播,成为全国第一家市级房产专业广播。2009年,邯郸电台《清晨行风热线》实现视频播出,各地听众可通过互联网收听、收看邯郸电台节目。
2010年6月2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邯郸音乐之声、经济之声在邯郸落地。6月28日,邯郸广播电视台、邯郸广电传媒有限公司揭牌,邯郸广播电视台以及旗下邯郸广电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成立。8月27日,邯郸广播电视台、邯郸广电传媒有限公司正式挂牌。
电视台
邯郸地区电视台 1987年7月,邯郸地区广播电视局成立邯郸地区电视台筹建领导小组。10月15日,邯郸地区建立电视台,呼号为邯郸地区电视台,在省台转播中央电视台节目空隙时间,每天插播10分钟新闻、专题节目。1989年9月28日,邯郸地区电视台正式试播。1993年7月,地、市广播电视局合并,邯郸地区电视台改为邯郸电视一台,邯郸电视台改为电视二台。1994年1月,电视一台、二台合并,改称邯郸电视台。
邯郸电视台 1984年,根据国务院“四级(中央、省、市、县)混合覆盖”的精神,邯郸市决定建立邯郸电视台,即自办综合节目。1985年2月筹建,5月1日正式试播自办节目,每周几次《邯郸新闻》,不定期的专题片,加上歌曲、戏曲、广告、电视剧等,引起极大共鸣和反响,产生较高的收视率。
1993年7月,地、市广播电视局合并,邯郸电视台改为电视二台。
1994年1月,电视一台与电视二台合并,称邯郸电视台。摘自《邯郸市志》简编本 2019年1月第一版 第一次印刷(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