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文化艺术——戏曲、影视(待续)
日期:2021-05-26 10:01:10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

 邯郸文化艺术——戏曲、影视

  

 

  安平调 流行于邯郸市武安、涉县、磁县、邯郸、永年、曲周、大名、临漳,邢台市沙河、邢台、南宫,以及豫北、晋东南地区。

1982年平调老艺人李秀奇、程澎田等讲,清代武安和村(现属峰峰矿区)白姓艺人,与武安县西湖村曹姓艺人,原在河南唱怀调,后因武安等地创办科班,形成武安平调之曹白两门。平调艺人有“平()怀()不分家”之说,意即平调、怀调两个剧种十分近似,艺人们在一起可互相驻班演戏,吃喝不分。还有传说,明朝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分别创造了武安平调与开州平调。据民国版《武安春秋志・艺文》载:“武安平调,地方土戏。”武安县在历史上曾归河南省,河南省大平调兴起之后,又有大、小平调之说。《武安县志》载:乾隆九年,武安知县周盛文将一戏班荐进皇宫演出,后得恩赏。河南巡抚说河南戏明德,周盛文说武安戏明理,争论不休,后判定河南为大平调,武安为小平调。据艺人谱系推算,在清中叶,平调在邯郸已流行。

清末民初,平调称大戏、落子称小戏,两班合班演出,后形成平调落子不分家的局面,持续至今。平调落子有正式科班,武安、涉县、磁县等地的科班和班社多达30多个。1937年“七七事变”后,武安县范林堂办起“京剧、平调、落子班”,培养了卜锡林,秦尚德、秦崇德等一批平调落子演员,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平调落子主要演员。平调与京剧同台演出,吸收了京剧的武技等表演技巧和锣鼓,使平调艺术得以丰富和发展。

1942年,八路军文工团与平调落子剧团相结合,引导一批艺人参加革命工作,许多艺人在此期间,还学演了话剧、歌剧,创作演出了一批现代戏,为平调落子反映现代生活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平调落子剧目,扩大了平调的艺术表演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武安平调得到发展。至20世纪50年代初,先后建立了武安县人民剧团、峰峰矿区平调剧团、邯郸县平调剧团、涉县平调剧团。1954年,武安县人民剧团在省剧目组、省音乐工作组的帮助下,对平调落子传统剧目进行了加工整理,并以平调《两狼山》 《天仙配》,参加了河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获得好评。河北省政府决定将平调落子列为重点剧种,予以扶植。邯郸专区将武安县人民剧团改组为邯郸专区平调落子剧团。河北省文化局先后派于雁军、刘正平、历声、曹成章等20多人到团指导,对平调落子传统剧目和表演艺术、音乐等进行挖掘整理,出版和记录了大量的剧本、音乐,保留了许多珍贵资料,为平调落子剧种的发展、艺术建设做出贡献。1958年河北省文化局拨专款建立学员班,培训平调落子演员,后该班转为邯郸地区戏校。1959年,平调《盘坡》参加河北省第二届戏曲汇演,获好评。此后,一些主要演员的唱段还录制了唱片,使平调剧种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不仅专业剧团欣欣向荣,农村的业余和半职业剧团也蓬勃兴盛,即使在经济困难的1960年至1962年期间,武安县内每年还有200多个业余平调落子剧团在演出。1982年,邯郸专区有3个专业平调剧团,业余剧团约80多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影响较大的剧目有《两狼山》 《天仙配》 《盘坡》 《三进帐》 《三上轿》 《桃花庵》 《相亲记》等,代表演员有武鸿风、李魁元。

武鸿风,原名武淑贤,1933年生,峰峰矿区和村镇人。1951年参加剧团,成为武安平调第一代女演员。后在邯郸地区平调落子剧团担任主演。其拿手戏为《桃花庵》 《三上轿》《铡赵王》 《蔡文姬》,多次由中央广播电台、省电台灌制唱片,播放录像,1956年在省戏曲汇演时获奖。

李魁元,武安市城关人,1950年参加县人民剧团,后调地区平调落子剧团。先后在《白蛇传》 《吕蒙正赶斋》 《天仙配》 《铡赵王》 《拜月记》 《高山流水》等几十部剧目中任女主角,塑造出众多富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国庆十周年在北京演出时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演出的《端花》被拍成电影,和秦崇德合演的《吕蒙正赶斋》曾灌制唱片,载入中国大戏考。

 武安落子   又名落儿腔。流行于武安、涉县、磁县、临漳、魏县,山西省黎城、潞城、左权县以及河南内黄、安阳、林县、汤阴等地。流行临漳县狄邱漳河以西的称武安落子(又称沙西落子),漳河以东的称沙东落子,在河南省内黄县的称内黄落子,在山西省黎城县的称上党落子。

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地摊演出,晚清逐渐搬上舞台。据民国《武安县志》卷九戏剧记载:“武俗好戏,酬神演唱,无日无之,甚有一日数台者,农民喜平调(本地土戏),绅商以皮簧梆子为适宜,村夫愚妇最迷乐子腔,唯其戏有伤风化,历来禁演。”

清道光、咸丰年间,武安艺人喜顺,流落到山西黎城,遂将武安落子传入上党,形成了上党落子。

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妇”的艺人去河南内黄县唱落子,与当地一位姓赵的艺人共同组班唱戏,后来发展成为内黄落子。

抗日战争时期,武安、涉县一带为八路军根据地。许多落子演员参军参战,当地平调落子班社也多属民主政权领导,常随军演出。排演了《范小丑参军》 《派款》 《巫婶坦白》等新戏,有的落子演员,如王景元、王春等,在为部队演出时被日军包围,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期间,还有一些落子艺人随解放军南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邯郸专区曾对武安平调、落子两个剧种进行重点扶植,先后派遣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和戏曲专业干部到邯郸地区平调剧团,对平调落子的剧目和音乐进行挖掘整理。1956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武安落子《借髢髢》获得好评,并整理改编落子《端花》、创作落子《高山流水》等一批有影响的剧目。1958年邯郸地区戏校开设平调落子班,培养了房志彬、李淑兰等一批演员。

武安落子始终与武安平调同台演出,合称武安平调落子。从艺人员兼唱两个剧种,这种现象一直持续至今。

落子戏在邯郸地区十分流行,历史上有过许多专业戏班,仅武安县境内最多时专业和半职业落子班社达120多个,几乎村村有落子班。至1992年武安县业余落子剧团尚有80多个,其中尤以“白宫班”“兴盛班”“梁红班”最有影响。沙东落子则多为半职业班社。

落子戏的剧目约有200余出,多为反映民间生活故事的“三小”“两小”戏,如《端花》《借髢髢》 《吕蒙正赶斋》 《跑沙滩》等。其中《端花》一戏曾拍摄成舞台纪录片。

 永年西调    原系流入河北的山西上党梆子。旧称泽州(今山西晋城)调,在永年还称“三搭板”(因该剧种多演出袍带戏,舞台多设搭板而得名)19522月,正式命名为“西调”。流行于河北省南部永年、广平、曲周、大名、邱县、武安、鸡泽、肥乡、磁县及邢台地区南和、沙河、邢台诸县。永年县有西调专业剧团,永年周村、睢宁,磁县东城营,肥乡中营,曲周县大油村和马骡店,广平县平固店村,鸡泽孔堡村等处,皆有业余西调剧团。

清咸丰三年(1853),曲周县四寨村商人范广常,招山西演员玉的(男旦角)为女婿,回河北掌班演出(班内全是山西艺人)。上党梆子首次传入邯郸。

清光绪初年,山西上党一带大旱,在山西潞安(今山西长治)演出的“三义班”经潞城、黎城、涉县沿途演出到达永年。因路途较远,有些艺人不愿背井离乡,中途离去,到永年时仅剩20余人。三义班的艺人以田书德、张魁等为著名演员。

田书德到永年之后,先后招三批艺徒,张魁在曲周县先后收徒弟。另外所收之徒有广平县、馆陶等。田书德还曾应邀去馆陶申五戏班、鸡泽孔堡村传艺。

西调的演员阵容较强。演员时分时合,演出于冀南、豫北、鲁西一带。

20世纪2040年代,河北籍艺人广收弟子,使西调艺术繁荣传播。如白旗、红旗收徒三批。

西调的传统剧目共100多出,均由上党梆子承袭而来,其中梆子腔剧目有多出60多出,如《小过山》 《罗章跪楼》等;簧腔剧目有《探阴山》 《空城计》等30多出;昆腔剧目有《封相》 《赐福》等;罗腔剧目有《打面缸》 《上坟》 《顶砖》等。

     1954年,西调有了第一代女演员李爱珍、吴素琴等。1956年正式定名为永年西调剧团,主演剧目有《海瑞告状》 《八郎刺萧》 《裴秀英告状》 《反西岐》 《观音阁》等。《海瑞告状》参加1959年河北省戏曲汇演并获奖,省电台播放了《海瑞告状》 《洪湖赤卫队》《八郎刺萧》等剧的录音。1984年,《海瑞告状》在河北电视台、河北广播电台录播。1987年,《闹书院》在河北电视台录播。2002年,《大槐树下》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邯郸市西调专业剧团为永年县西调剧团,民办演出团体4个。

豫剧    1923年,河南“北府大高调”进入大名县演出,是为豫剧流入邯郸之始。主演永廷法,艺名“短脖红脸”,小名慈四,在大名县演出5年之久。主要上演剧目有《三叫门》 《对花枪》 《罚苏秦》 《日月图》 《富贵图》 《后楚国》等。

1944年夏,又有河南公谊剧社进入邯郸工会堂戏院公演,主演赵大英是最早来河北的坤角。主要上演剧目有《五凤岭》 《刀劈杨藩》 《日月图》 《富贵图》 《三骑驴》等。

20世纪50年代,邯郸地区的豫剧团数量激增。邯郸市、磁县、临漳、成安、魏县、大名、曲周、鸡泽、广平、肥乡、馆陶等先后成立豫剧团。大批豫剧著名演员相继来邯郸演出,如常香玉、阎立品、崔兰田、罗兰梅、姚淑芳、郭兰枝、萧素卿、佟美瑞、李佩秋、刘芝梅等。甚至有些原来隶属河南省的豫剧团,整团过来邯郸定居,如1952年,以萧素卿为主演的万顺剧团改为曲周县豫剧团。1953年刘芝梅安阳艺华剧团来邯郸演出,1954年与大名县娃娃剧团合并为大名县豫剧团,原平原省民艺剧社归邯郸代管,主演有李韵芳,赵桂英,周兰凤,并由西安邀来宋淑云,由兰州邀来陈素真。这些演员为豫剧在邯郸的流传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8年,河北省豫剧团交邯郸地区,更名为邯郸专区豫剧院一团。同年,成立邯郸戏校,设豫剧班。1959年以该班学生为主,成立东风豫剧团。1964年,著名豫剧艺术家、郑州豫剧团副团长桑振君调入东风剧任教。1981年,主持东风剧团工作,1984年被邯郸市人民政府聘为艺术顾问。200479日,在邯郸病逝。“豫剧桑派艺术”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传承人苗文华。先后培养了胡小风、牛淑贤、赵贞玉、李素芹、阎淑芳等一批著名豫剧演员。创作移植一批现代剧目,如《桃李园春》 《红嫂》 《杜鹃山》《戎冠秀》等。邯郸东风豫剧团在艺术风格上,唱、念、做、打等,继承了河南豫剧明快的风格,又博采众长,大胆创新,学习京剧的身姿优美,表现人物感情充沛,唱腔细腻,科学发声等,取得了很好的演择效果,受到了艺术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评价,形成了以胡小凤、牛淑贤为代表的“豫剧北派艺术”群体,使豫剧成为邯郸及周边区域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

邯郸市春燕豫剧团1984年建立。在老艺术家杨兰春、陈素真、阎立品、桑振君、唐喜成等的关怀下,很快培养了像苗文华、郭英丽、陈春霞、池宁等一批优秀演员。

邯郸豫剧工作者整理、改编了一大批豫剧传统剧目,如《天波楼》 《卷席筒》 《穆桂英挂帅》 《虎符》 《武则天》等。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