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沿村拉面”考
日期:2021-04-06 16:18:48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卫庆前

 “南沿村拉面”考

卫庆前

在邯郸,说没有人没吃过南沿村拉面,这话恐怕有些过头;说没有人不知道南沿村拉面,应该是千真万确。

南沿村拉面是流行于邯郸的地方小吃,据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南沿村拉面的店铺遍布邯郸城乡,是对“流行”一词的最好注释。

走遍邯郸的大街小巷,南沿村拉面都是一个味道——酱色的卤子散发着浓郁的黄豆香;这种酱香似是而非、难以描摹,一旦食之,其味即浸入脑海,无需久而久之,三餐两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让人“好这一口”。

南沿村拉面几乎清一色的小门面,三五张长条桌,十几二十把凳子;没有豪华的装修,不讲排场的门面。驻扎于小街小巷小胡同,与老百姓特亲近。

拉面的师傅自成一景,或站在煮面的锅旁,或立于小店门前,表演开始了:捏着面剂的两头抻长,舞动开来,边抻边在面扑上甩打几下,在空中边抖边拽,兜成半圆;高抬胳膊双手就势一合,面剂在作用力下旋转拧在一起,如此程序反复几次。这个过程叫“摆条”,为的是把面筋抖出来、上劲。面剂虽长但不落地,来回飞舞却不粘衣,经过“摆条”的面剂搁置待用。

客人到后,师傅抻面、蘸面扑、对折、再抻面,反复几次,面条每抻一次是上一次的倍数,第七次时面条拽为64根。拉面师傅的两只胳膊伸开的宽度决定了面的长度;锅内放入清水烧沸,放入面条煮至熟。

南沿村拉面的盛具也不小气,一色的敞口大碗,或粗瓷、或细瓷,碗大量多,显摆北方人的大气豪爽,彰显邯郸人憨厚实诚的待客之道。

南沿村拉面都是一个形制——手拽的面条滚滚圆圆、粗细适宜,添加了盐和碱的面条略呈微黄,筋道爽口;浮在面条上的肉丁酥烂可口,面条上的黄豆瓣,告诉你酱卤的身世来源;翠绿的芫(香菜)点缀其上,格外养眼。

 

眼下在城区,南沿村拉面的价格基本都是一个标准——大碗7元,小碗6元;小蝶酸辣萝卜泡菜随便吃,油泼辣子任意加。另外,可加炸豆腐五毛一片,加茶叶蛋1元一个,加火腿肠1元一根;还可以加卤鸡腿、加肉丸子(狮子头),丰俭由人。

南沿村拉面属于定制。客人一到,拉面师傅现场开拽。不会应为就餐的高峰期,拽好面条等待下锅。

南沿村拉面属于快餐,不论你是上班族公务缠身、还是打工族活儿忙碌,从师傅拽面开始到煮熟端上桌来也就几分钟,不会耽误你的行程。

煮面的器具也发生变化。原先的敞口大铁锅、碳火炉,如今换成不锈钢筒式大锅,天然气炉灶,自带鼓风机,不仅环保节能,也节省了劳力。

南沿村拉面百店一味、品质相同,是否有统一制作规程之类的典籍?回答是否定的。千人千艺,百家百法,口口相传,但万变不离其宗。

从早到晚一日三餐,南沿村拉面每个店面都是人头攒动,热气腾腾。

来一碗南沿村拉面吧!

夏天来一碗,咸汤能补充身体失去的盐分;冬天来一碗,热汤能暖身驱寒增添能量;早起来一碗,一上午伏案才思横溢;中午来一碗,整下午干活有力气;傍晚来一碗,松筋解乏睡个好觉。

讲排场的不要来,破桌旧椅子恐怕会让你丢失身份;“酸里吧唧”的人不要来,咸酱香会打破你的味蕾想象。

南沿村拉面经久不衰的很大一个原因是经济实惠平民化,简单到只有酱汤、极少肉丁、也不放蔬菜。这是南沿村拉面生存的基础,才得以流传百年。

南沿村拉面是发展的、变化的。

改革开放前,面条用的是普通白面,如今用的是高筋面;和面时配适量盐、碱,一方面为的是使面条筋道,再一方面是夏天面不容易发酸。和好面后要饧几次,饧好的面搓成长条刷上一层油防止粘黏,盖上保鲜膜,随用随取

卤料的原料也发生变化,原先酱料用的是单一的西瓜酱,现在用三种酱,一是东北大酱,二是干黄酱,三是番茄酱,配比不同,要的是复合味道。再配以大料、小茴香、白芷、良姜、香叶、桂皮、白蔻等十几味香料炒制。难以描摹的酱卤味即源于此。原先配以山羊肉,后为适应顾客,改为用牛肉;又因为成本原因,今多采用猪肉。

 

原料都是公开的,制作有秘诀吗?谙熟其道的一位拉面师傅说,秘诀就是:先炒酱,后炒肉;先炒酱是为了去掉豆腥气。

南沿村拉面与南沿村地名有关。为打听南沿村拉面背后的故事,作者作了一番探寻。

南沿村因地处滏阳河南岸而得名,拉面的传统手艺有上百年的历史。

因处于交通要道,清末民初南沿村就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集贸市场。四里八乡的老百姓拿自产的粮食、种子、树苗、农具、家养的牲口家畜、手工艺品等,前来交易。人多热闹,就要有吃喝,有拉面手艺的人拉上排子车,装上饧(xing)好的面剂、卤子,以及案板、大锅、炭块、碗筷,没有现成的炉子,就近拾来砖块石块和泥盘简易炉子,安上手拉的风箱,卖起了拉面。

那时的南沿村拉面,卤子是自家产的西瓜黄豆酱,肉是山羊肉。牛是劳力,除了病残的外不允许宰杀,很少有牛肉卤子。面是当地产的的全麦粉,为了让面条筋道,加点盐、食用碱反复揉搓,反复拉拽,形成了面筋道、汤香浓、肉酥烂的独特味道。时间一久,南沿村拉面有了名气。

南沿村隶今属丛台区,坐落在邯临(邯郸至山东临清)公路上,距邯郸约15公里。公交29路从村中经过,看站牌,冠以南沿村XXX”的站名有8个,询问公交售票员方在“南沿村.沿村”站下车。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来人往,长达数里,十分繁华。

临街的市面上,拉面的店铺有好几家,门面与邯郸城里不同,门楣上写是有老板姓名的“XXX拉面。所见几家卤子都是羊肉的,这或许正是南沿村人不变的传承。

路南一家名为“顺堂拉面”的老板张顺堂,属大龙的年近70,是作者见到的最年长的拉面师傅。他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开始经营拉面,至今已经43年。他的父亲年轻时就干这一行,时间最早可归结到1958年个体经济政策放开时。他家盛拉面的大碗有特点——青花边青花底,显得传统古气。正在桌前的几位客人边吃边点头赞许:“我们几个都是回头客”。

在村中经营“协和”餐馆的老板王延东,他的餐馆在当地规模最大,虽不是主打南沿村拉面,但他关心南沿村拉面的发展,热心餐饮文化。他说,包子好吃在馅,面条好吃靠卤;别人做这一行是为了生计,他研究这一行是为了文化传承。他亲自调制面条卤,放什么品牌的酱、放多少、先放什么后放什么,用羊肉的哪一部分,冬天夏天和(huo)面分别用多少度的水,都有讲究,很有心得。他熬制的面条卤不放味精鸡精,全靠老母鸡架、猪棒骨熬制提鲜,一熬就是几个小时。为了让外地人也能吃到南沿村拉面,他把面条卤加工成礼品盒包装,不用冷藏也能存放一个月。他点拨道:吃南沿村拉面,搁点邯郸双醋,就瓣大、肉细、汁多、辣味足永年大蒜,那味儿才叫正宗!

有句谚语说:周村的包子,沿村的面。 南沿村拉面,有别于河南羊肉烩面的丰盈、兰州牛肉拉面的鲜辣、江南阳春面的清淡,尤其是那浓浓的酱香味,就是家乡的味道、邯郸的味道,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前几天,与北京来的一位朋友聊到很晚,他肚子饿了点名要吃邯郸小吃。正值春寒料峭,作者把他请到旁边胡同的南沿村拉面馆。“来俩大碗的,加炸豆腐茶叶蛋!”作者头也不抬喊了一声。随后坐在街边的桌旁,紧挨热气腾腾的大锅,看拉面师傅舞动双臂,叭叭地把面剂上下翻飞舞动,拽拉成条状。

面条煮熟端上桌来,朋友挑起碗中长长的拉面,先吹上几口气降降温,边吸溜面条边咀嚼,再品几口放着香菜浓浓的酱汤,配着店里自制的酸辣萝卜泡菜和永年大蒜,大快朵颐。食罢直呼:哇,好过瘾!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原创作品,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点击免费看热门小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