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乡 方言俗语专集(十九)
出圈(音:juàn)——猪圈、羊圈、鸡圈、牲口圈隔一段时间需要清理,这就叫“出圈”。生产队的饲养员不仅仅光喂牲口,“出圈”也是主要任务之一。
下来了——成熟了、市面上有了。“乜(音:nié)种嘞地膜西瓜,早早‘下来了’。”
隔耧儿蹦——间作套种。当年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往往种一行这个,再种一行别的,在农村叫“隔耧儿蹦”。有时也用于指责“隔二骗三”而偷懒的人,“你不是挨得整嘞,‘隔耧儿蹦’,这得不中”。
擩(音:rǔ)念——带有强制性的塞给。“把孩子‘擩念’给他奶奶了。”
圆圆场儿——摆平某种纠纷后,叫来双方当事人喝酒庆贺一下。有时某种事儿了结后,为了不再有误会和恩怨,也这样说。
摆盒食——某种交易成功或某件事儿了结后,双方当事人酒宴庆贺。把双方当事人、中介、见证人请来,签字、画押、喝酒。现在这种程序还有,只是大多叫“圆圆场儿”。有时是一方回请中介或管事儿的人。
箍(音:gū)炉锅——当年走街串巷锯锅的人。
回邪——因为某种过错而给对方道歉,也有的要设宴致歉。“哪一天了咱回‘回邪’,把这个事说开了就中了。”
下坛——迷信活动的一种,善男信女把所信仰的神灵请回家,靠给人看“外症”或其它活动为职业。有时也说“‘坛’下来了”,意思是达到了某种境界。
贺答——庙上的一种活动,“扇友”们口中念念有词,多像顺口溜或打油诗,内容多是乞求身体健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
打扇鼓——多见于庙会,一般有七八个“扇友”绕圈儿扭动,也是念念有词,内容与“贺答”大致一样。
截(音:jié)布——买布。是割断、弄断、截开、截取的意思。当年城乡的工薪阶层、农民极少买成衣,大都是买了布料找裁缝裁剪、做成衣或回家自己做成衣。“‘截’个布衫的”、“‘截’个裤的”。注意,这个“截”不是把衣服截断,是“截”下一段布料。
缕(音:lǚ)丝——新截的布质量不高,用手一扽就能有缝隙。“这个布‘缕丝’,不好”。
脱丝——当年有的布那个边缘一直掉丝,这个叫“脱丝”。
锁边儿——当年多数衣裳是自己加工,有的布因为“脱丝”,需要用“锁边机”锁边儿。
缝穿——做针线活儿和衣服。“她成年‘缝穿’好几口的,真不容易。”
缝孝——老人亡故后,给子孙后代、亲属做孝衣、扯孝帽。
引引——缝制被褥时的用语,在被褥上穿针引线。“把这个好好‘引引’。”
湿湿——不是用水蘸湿,是手工缝纫的用语,是为了让针脚更密实一些。
甩膘——减肥。“赶紧的散步‘甩膘’吧,你太胖了。”
推头——理发。但要用剃头刀儿剃头,就叫“剃头”。
旋(音:xuàn)——马上、刚刚。旋学、旋卖、旋做,“都是‘旋’做嘞菜,放心吃”。
脱——差、短。“脱秤了、脱款了”,都是合不住应有数目了。但有时还当“超过”讲,“他不能‘脱’三天不挨吵”。
旱——不是指天气干旱,是“晾”和“等”。“料愣供不上,好好‘旱’的这么多人。”
套——不是有套路,是套牲口。当年用石磨磨面时还用“磨一套”来表示磨了点粮食。
差乎——错了。但遇到这事儿时总说“差嘞乎了”。
冒耪、乱耪——恁着瞎猜撞大运。“半年你啥也不知道,是‘冒耪’嘞。”
冒写、冒填——没有确切把握、以撞大运的心态乱写乱填。“我也不知道哪个对,‘冒写’嘞。”
冒捏、冒喃——对某个数据不知道,没有根据地乱写、乱说。“我也不知道,‘冒捏’嘞个数”,“我看她也不清楚,‘冒喃’嘞个数”。
隔距——双方距离。有时也指真实情况与文字、数据有出入。“他说嘞那个‘隔距’太大,弄不成。”
深当——有时指风景、有时指关系、有时还指不能述说的内幕。“这个单位可‘深当’的嘞。”肥乡人读chēn当。
景致——有时指风景,有时指前景和希望。“没啥‘景致’,不干了。”
下地儿——有时指到地里劳动,有时指能在地上走动了。“不能‘下地儿’了”,就是病重了。
热乎乎嘞——不但指食物不凉,还特指处久了有了感情。“在这儿待了好几年,要调走了,心里‘热乎乎嘞’。”
犯嘀咕——对某人某事儿有所怀疑、猜忌。“他越说嘞急,越叫我‘犯嘀咕’。”
二乎乎嘞——犹豫不决,动心思了。“说嘞他‘二乎乎嘞’。”
二来来——某件事搁置了一段儿再启动,有时也指进行第二遍。“就怕这个‘二来来’,找一回人儿容易嘞?”
二回头儿——重复进行。“咱一毛说清,别弄这个‘二回头儿’嘞事儿。”
二空地——没放到准确位置或要办的事落空了。“叫你放好放好,放到‘二空地’了”,“我靠你半天,算靠到‘二空地’了”。
二牌儿——不在那个位置,却要行使那种权力。“他这么好管事儿,就是个‘二牌儿’队长。”“他就是个‘二牌儿’小慌”,就是说这个人不稳重,总是慌慌张张。
掉地下了——靠给某一个人的事没有完成。有时还指没说圆、露馅儿了,“她自己就说嘞‘掉地下了’。”
扳(音:bǎn)地下了——原指用力摔的意思。有时因没有一点准备而有了突发事件,“你看这个事儿‘扳地下了’,咱不帮忙谁帮忙嗯。”
捎带的——不用派人专门去或操办,办别的事儿同时,把这个事也办了。“你就嫑(音:biáo)管了,我‘捎带的’就做了”。有时也指受到某种含蓄的影射和指责,“‘捎带的’连他也说了”。
萎住手儿了——能接连不断做了。“这一段儿活儿不少,‘萎住手儿了’。”
大约摸胡、大一摸儿——估计、约摸、大概、大约。“‘大约摸胡’吧,说不了那么清。”
闹不好——不是某件事没办好,是“可能要发生”,比较坏的设想。“‘闹不好’这一回散他伙了。”有时也指做的不完美、担当不了,“这个事儿你弄成弄不成”?“‘闹不好’瞎弄吧”。
也敢——也许、可能。“敢”不是当勇敢讲,指“极有可能”。“‘挂罢’他又撵的乜(音:nié)喝酒了?”“也敢。”
闷头了——因事发突然而惊慌失措,束手无策。“他没经过这个事儿,猛一下的遇上,‘闷头了’。”
殉头年——人们对73、84岁的称谓。据说来自孔子活了73岁,孟子活了84岁,由于古代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二人被尊为“圣人”和“亚圣”。连圣人和亚圣都无法过去的年龄坎,对普通人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这种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便流传了下来。
挂不住——表情和心理上承受不了某种压力而很难堪。“她说嘞那个话儿,叫你脸上‘挂不住’。”
抗膀的——相对抗。“文革”时常听到这样的话,“你与革命群众‘抗膀的’”。
拉偏架——遇到双方吵架、斗殴,在阻止双方时明显偏袒一方。
替强——遇到两方争端、吵架时,站到其中一方立场上说话。
上手——遇到两方打架时,替其中一方打另一方。
抹不开——因为熟悉,不好意思回绝。“实在‘抹不开’面子,办就办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