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后浪”何处去?
日期:2020-06-06 17:01:02  点击:
来源:《艺术市场》  作者:赵子龙

       后浪美术学院培养的人才与产业诉求不匹配,精英人才过剩,职业人才缺少。

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瓶颈期,一些固有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因为疫情的催化而愈发凸显,艺术市场进入周期性震荡;艺术家工作室、画廊、拍卖行等传统市场主体普遍感受到不小的压力;除此之外,一个新的问题也在因疫情提前进入我们的视野——美术学院“后浪”们的就业问题。

回顾历史,在1999年第一次扩招之前,国内美术类高校与相关专业都还属于冷门,毕业生数量也较少,其就业的主要渠道诸如体制内文博单位、高校、设计公司尚处于不饱和状态。随着改革开放以后国外画廊进入中国,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职业艺术家”,国内外收藏家体系初步建立,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近20年,其间虽然美术学院的招生和其他高校开设的相关专业都持续增长,但基本上能够实现自我循环。也正因为如此,美术学院在艺术产业链中所处的环节及其职责,一直没有得到深入讨论。

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艺考现场

一直以来,美术学院大多是建立在“教育”“研究”的逻辑上,其关键词是“专业”,无须过多牵扯市场和产业。但是,走向市场经济之后,美术学院又身处“产业”的逻辑中,担负起新的社会职能:为文化产业输送从业者、劳动力。国内艺术类高校,不似其他行业的大学已细分出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这就导致了美术学院培养的人才与产业诉求不匹配,精英人才过剩,职业人才缺少。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美术学院实际上是产业的人才生产基地,其“产品”就是“人才”。有生产,必然要有渠道。除了前文提及的传统就业渠道,近10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兴就业渠道,如文旅地产、文化金融、文化贸易及文创消费等,并且大有成为主流之势。这些新兴领域对艺术人才的素质要求远比传统渠道更复杂,而按照当下美术学院的人才生产机制来看,显然难以满足产业要求。

这就出现了一个很重要的矛盾:美术学院扩招之后的人才过剩,与文化产业普遍缺少合格从业者之间的矛盾;毕业生专业素养较高,职业素养太弱,二者严重失衡。

520日“彼时·此时”2020中央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季正式启幕

这一矛盾的根源之一,是美术学院中职业教育的缺失,这种缺失有其历史原因。当下美术学院教育体系更倾向于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适合国际画廊、学术展览的“艺术家”。改革开放以后国际知名画廊、策展人将中国当代艺术引入国际市场并确立了其“学术”性质,这恰好符合美术学院的诉求,所以今天各大美院所引进的艺术市场师资、课程大多是欧美诸国的“学术收藏市场”体系,无论是设计还是纯艺术,都是奔着“艺术家”“设计师”的体系而去,而这种体系下产生的人才,注定无法匹配更大意义上的“产业市场”。

近两年来就业问题初现,美术学院的应对策略之一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组织搭建了许多创业辅导的平台,一些有前瞻性的美术学院甚至设置了创业学院,大量独立的艺术家、设计师工作室出现,比较符合艺术行业的工作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但此阶段学生创业大潮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兴盛有极大关系,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资本市场日益趋于理性化之后,近年来美院学生的创业失败率越来越高。

无论是创业还是进入企业,从业者都需要遵循基本的经济学规律、了解商业常识、具备初步的职业素养。如果说专业教育侧重于创造性,那么职业教育则侧重于将创造成果实用于产业之中。在其他成熟行业,创造与实用是可以分离的;但在艺术产业中,“美术”本身就带有极大的实用性质,这使得美院学生同时担负着创造与经营的责任。

因此,美术学院应趁机进行教育体系的改革,改变以往片面追求“高度”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体系中重视职业教育内容,重新审视包豪斯以来的职业教育理念,在继续引入欧美学术市场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注重欧美文化产业的教育体系,并提高产学研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创造有用的成果。在理论体系上,增加市场营销、公司法、财务、税务、人力资源等内容,这也是任何行业毕业生就业、创业必备的基本能力;在实践体系上,鼓励学生立足本土文化产业现状,了解本土文化产业的诉求,能够对真实的市场需求、市场主体经营方式有真切的判断力,鼓励企业以及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进入学院教育体系,建构“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体系。

当下建立职业教育体系是很好的时机。首先,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时候,毕业生一般会选择再教育,而职业教育可作为再教育的内容;其次,教育板块的增加本质上可视为“扩招”,有利于消化存量毕业生就业;第三,由于企业的参与、产业的对接,职业教育板块有望成为整个美术学院的就业通道。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