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与农事的咏叹
日期:2019-05-22 15:05:14  点击:
来源:紫苇  作者:李光清

作为农村人,六零后的我,有幸经历过大集体、生产队的生活,接触过过来的一些农事。这些农事,在我的记忆里生根,缠绕,难以摆脱,与改革开放的今天比,简直有天壤之别。甚至,夜晚的睡梦中,这些农事依然复活,清晰地再现,将我牵引到遥远的昨天。

“呱哒,呱哒”的摇楼声响过,麦粒刷刷地均匀地下注,楼的后面,留下三条并列的直线,伸向远方,仿佛大地鬼斧神工的杰作。楼铃叮当的季节过后,经过一冬的孕育和一春一夏的成长,收获的时节到了,麦场上火辣辣的阳光下,扬起微尘,好像万千个濛虫在闪动,扬场开始了。

这便是我的父辈们每年要经过的季节,既是欢乐美好的季节,也是辛劳的时节。如今,这些农事早已走远,走得似乎有些渺茫,恍若隔世了。

在农村,作为庄稼人,人们把农事看得很重,农活干得好,人人羡慕,啧啧称赞,干不好,要被人轻视,甚至遭人非议和耻笑。摇耧撒籽,扬场放磙,是庄稼人必会的技艺,这项活计干得好,会被大家称为“全把式”,在生产队里要记高工分的。

摇耧撒籽关键是掌握好楼的籽眼,也就是控制好籽粒均匀地适当地下注。民谚有“扬场放磙不用提,摇耧撒籽在头里”一说,可见摇耧撒籽在农事中的重要地位。过来,小麦播种都是靠人畜拉楼,大人拉楼杆,妇女和孩子拉两侧,若用牲口拉楼,只要一头牲口就足够了,再无需人力帮助。摇耧的在后面掌握好籽粒下注的速度和多少,该轻摇耧的轻摇,该加紧的加紧。掌握楼把和摇耧,是一种技术活呢,往深里说,也是一门艺术,好比画家绘画,都在线条和色彩巧妙地搭配和运用,看似容易,实则不易。籽粒的多少和摇耧的快慢,要看播种什么农业作物,俗话说:紧黑豆,慢芝麻,谷子小米慢哆嗦。就是说,播种黑豆要紧摇耧,播种芝麻、谷子要慢些摇。摇耧,还要根据农作物不同,掌握好深浅,一般棉花、绿豆和黑豆等双子叶作物要浅,谷子等单子叶作物可以适当深些。谷子有“谷子顶破瓦”之说,播种谷子,一定要深,还要镇压才好,因为谷子的生长力十分的旺盛。

至于扬场放磙,这是两个概念,因为连接在一起,人们才这样说道。放磙也是技术活,在铺满小麦的若大个场院,如何放磙碾压,也有说道。一般要知道石磙的宽度,然后循环着碾压,碾压既要错位,也要延茬口,一般碾压要延石磙面积的三分之一,如此往复,直到碾压成功。拉石磙的过来都是牲口,赶牲口又有一种门道,赶得向里或向外了,都不行,石磙碾压的就会往里或往外错位,只有适当才好。小时候,我牵着牲口的缰绳学碾场,老人告诉我,应当如何如何,我记下了,还暗自琢磨,编成了顺口溜:“手牵牲口绕场转,前后左右看,外圈牲口走哪里,石磙压哪边。”

赶牲口碾场,还要注意牲口的粪便,也就是注意牲口拉屎撒尿。事先,要准备好一个粪兜,看到牲口就要拉屎后,赶紧找来粪兜接住,这样,牲口粪就不会污染麦子了。

后来,农村实行了机械化,碾场开始使用拖拉机和镇压器,碾压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但也更需要注意火灾了。炎炎夏日,大地流火,摊在场院里暴晒的麦子,干燥易燃,防火工作显得愈发重要。而拖拉机,尽管戴着防火帽,“嘭嘭嘭”,还是火星四溅,很容易引起火灾。难怪每年的麦收时节,乡村干部都要下乡光临麦场,查看防火设施准备情况,要求每个场院,打麦前,必须摆放足够的盛满水的水缸,还要准备几十条湿麻袋,以备不时之需。否则,是不允许打麦的。

说到麦场防火,乡亲二大爷说:七十年代,我们在麦场打麦,我和二十余名年轻人围在场院旁边观看,忽然,我看到拖拉机喷出的火星引着了麦子,赶忙大喝一声,让周围人快速灭火。幸好事先备有水缸和麻袋,年轻人闻讯而动,拿湿麻袋扑火的扑火,手提水桶灭火的灭火,三下五除二,很快将火苗扑灭,免除了一场大的火灾。

碾压好的麦子要用铁叉挑去麦秸,留下籽粒,然后将籽粒堆放在一起,成长条形,叫“围子”的,而后开始扬场,也就是用木锨扬去秕糠,留下麦粒。堆放“围子”要看风向,南北风,“围子”要堆东西向,东西向风,要堆“围子”南北向。扬场是个技术活,不仅要看风向,还要注意扬场的高度。扬场前,要清开马道,马道愈宽愈好。庄稼人有“马道清的开,一锨顶十锨”的说法,这样,扬出的麦子和秕糠十分的清楚,是分开的,并不掺杂。农人说:“会扬一条线,不会扬撒一片。”“把式锨扬一条线,离不头(外行的意思)锨撒成疙蛋。”就是说扬场技术高低的。的确,会扬场的,有风无风都可以扬,有风,正常扬,风大了,扬的低些,以防止籽粒被风吹跑,吹到秕糠里;风小了,扬的高些,以便秕糠被风吹出马道以外。无风的天气,可以使用“偏锨”,也就是扬起的木锨要偏歪些,侧楞些,同时,扬起的麦子也要相应地高些,以便微风吹出秕糠。会扬场的,还要左右手都能用锨,可以左右开弓。

扬场要和“掠场”相互配合才好。“掠场”就是掠过籽粒上的麦糠和秕子,只留下干净的籽粒。“掠场”速度和动作要快,不能慢半拍,影响扬场,如果让扬场人等着你“掠场”,就要耽误时间了。这样的“掠场”人,绝对称不上好手,是要遭人讥笑的。

如今,这些繁琐的、十分讲究的农事已经远去了,现代化生产代替了传统的靠人畜耕作的习惯,扬场放磙和摇耧撒籽早已被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代替,不仅省时省工,还让人们免受了在炎炎日头下暴晒的苦难。我的父辈们终于熬过了似乎久远的过去,迎来了一个和谐、幸福、美好的新时代,他们在利用现代化机械设备耕作农业的间隙,还能够腾出多余的足够的时间外出打工,花花绿绿的票子鼓涨着口袋,幸福、满足的喜悦洋溢在脸上。他们真的有福了。为此,他们感恩祖国,感谢时代,是进入新时代的祖国让他们获得如此美满幸福的。愿这样美好富足而安逸的日子走下去,走下去,直到永远……

 

作者李光清,笔名紫苇,现供职于曲周县委宣传部新闻科.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