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是我国著名的民间磁窑,主要位于邯郸峰峰矿区的彭城镇(旧属磁县)和磁县的观台镇,磁县古称磁州,故名之磁州窑。
邯郸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北齐的时代,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即磁州窑。
磁州窑,宋元时代,成为北方最大的民间磁窑,代表着那个时期民间瓷艺的最高水平。
而彭城镇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千里彭城,日进斗金”之说。
时至今日,彭城镇还有众多的陶瓷企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邯郸彭城镇磁州窑,在日据时期的,1941年10月拍摄的制作瓷器的过程和场景。
利用天然石窟的做的民房,位于纸房村响堂寺下。墙壁上用的是窑场里废弃的匣钵。陶瓷放入窑中计时用的土制壶。
响堂寺下人家
窑厂做瓷器,先取好做瓷器用的黏土,用木扒,倒入水,扒细了的粘土,成为细细的粥状的泥浆,流入下面的泥池里,摄于彭城镇
窑场的木扒
给窑场的木扒送水,摄于彭城镇1941年10月
给窑场的木扒送水
窑场的木扒,扒细了,成糊状的粘土泥浆,流入下面的泥池
窑场的泥池,泥池在一个窑场里有三到五个,如果泥浆充满第一池,就倒入到第二池、第三池,依次进行。摄于彭城镇
窑场的泥池
烧制瓷器用粘土的采取,采泥池的泥浆自然蒸发形成所需要的泥坯。摄于彭城镇
粘土的采取
陶瓷制作,匣钵的制作,用棒状的粘土逐渐堆积,制作大致的形状。彭城镇
匣钵的制作
陶瓷制作,匣钵的制作。摄于彭城镇
烧造的瓷器,其坯胎都要装进匣钵里,来保证胎质的洁净和避免破损。
拉坯成型,匣钵制作
陶瓷制作,一种工序笼(匣钵)制作,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的,门口好像是一个日本兵在视察。摄于彭城镇
瓷器制作,拉坯成型
陶瓷制作,匣钵的晒干和边角的整理,摄于彭城镇
晾晒匣钵
彭城镇1941年10月,在小屋中干燥陶瓷罐
陶瓷罐的小屋内干燥
陶器制作,茶碗画工,一天完成330个。摄于彭城镇
茶碗画工
为了防止茶碗底部的工艺品茶碗重叠时有瑕疵,在旋转盘上用小刀在碗底画圆
摄于彭城镇1941年10月
碗底画圆
烧制上釉用的白土
白土是自羊台村张家楼之地下七、八十米左右的土层开采,运输过来。这里的运费都是100斤1日元左右,摄于彭城镇
烧制上釉用的白土
窑场的碌碡和碾槽,是一种将釉用的稍硬的粘土粉碎的装备,摄于彭城镇
碾制上釉用的材料
窑场的水缸 ;下釉用的白土,不设泥池,埋入大量水缸,用人力舀进泥浆。摄于彭城镇
窑场的水缸
陶器制作工序,釉的涂覆,干燥后在陶罐的耳饰周边涂上釉 摄于彭城镇1941年10月
上釉
陶瓷窑内的整理,把灰、易碎品清理,挑担运出去。摄于彭城镇
陶瓷窑内的整理
将陶瓷样坯装入窑中。
往陶瓷窑里运煤。摄于彭城镇
往窑里运煤
烧制陶瓷的窑,点火,最初是把柴火放进去,火旺的时候投入煤炭。陶瓷烧好需要三天。摄于彭城镇
往窑中加煤
从窑炉中取出做好的陶瓷,被绳工迅速打包后运到城内的仓库 摄于彭城镇
陶瓷出窑
陶瓷制品由彭城镇窑场运到城内的仓库。
运输陶瓷到城内
仓库庭院里堆积的陶瓷,彭城镇的窑场运到城里的陶瓷。仓库的墙壁上也砌满了作为废品的匣钵。
仓库庭院里堆积的陶瓷和小孩
从彭城镇的窑场运到城里的陶瓷,堆砌在仓库的院子里。
城内陶瓷仓库
彭城镇特产的陶瓷
彭城镇特产的陶瓷
磁州窑艺术馆瓷枕竟这么丰富,值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