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古桥:盘在河上的古典襟扣
日期:2023-10-30 13:02:44  点击:
来源:邯郸文化网  作者:郜思凡

邯郸古桥:盘在河上的古典襟扣

 

郜思凡


桥是河倒立在空中的影子,有河流存在,就有桥梁的存在。


如影随形。


因了滏阳河穿邯郸城而过,桥梁在邯郸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存在。在这些桥梁中,最引人沉湎于过往的时光,最能勾起人历史遐思的,就是那些古桥。


《邯郸县志》里完整地保存了这些古桥。绕开岁月风尘的扰袭,避开暴雨烈日的侵蚀,它们在方志中完好如初。


其中,明万历元年县志中记载的城中桥有4座,分别是:罗城头桥、柳林桥、南苏曹桥和冯村桥。


清康熙十二年县志中记载的城中桥有8座,分别是:张庄桥、罗城头桥、柳林桥、南苏曹桥、北苏曹桥、冯村桥、苏里桥、贾葛口桥。


民国时期县志中记载的共有10座,分别是:罗城头桥、鸭池桥、南苏曹桥、冯村桥、张庄桥、柳林桥、北苏曹桥、贾葛口桥、苏里桥、刘庄桥。


这些经历过数百年乃至上千年岁月冲刷的古桥,是水运和陆运的交汇之地,也是人气和财气汇聚的地点,不仅为古代人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交通便利,而且迄今其中大部分还车来人往、川流不息,发挥着重要交通作用。


饱经沧桑的一座座古桥初心不改,浑身闪耀着固有的担当和荣光,如同从远古时空穿越而来的精灵,便利了交通,装点了邯郸河山,也带我们回到那悠扬慵懒的旧时光。

 

柳林桥

 

邯郸滏阳河上的桥梁有很多,其中有一座石拱桥非常特别,从建成到现在,幸运地躲过了时间的大部分的侵蚀,至今保存得依旧十分完整,它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柳林古桥。虽然中间也经历过修整重建,但是依旧保留了完整的明代桥的风格。

 

柳林桥位于原柳林村西侧,是一座村桥同名、以桥名村的古石桥。

 

大桥主要制造材料是青石,桥身长20余米,桥面两侧立有30多根望柱,28块青石栏板,栏板上雕有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灵芝花卉等图案。望柱上雕有形态各异的石狮、石猴、石佛等造型,或威武勇猛,或憨态可掬,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桥面由青石板修砌而成,桥下有一大两小拱券,这样建设的首要目的就是保证航运的畅通。此外,桥梁修建的另一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河水上涨时达到分流。洪水来临,三个桥孔可以分散洪流的冲击力,将一股水流,化成三股穿过,从而降低水流的冲击力。

 

桥身主拱券两侧各有一个汲水神兽,兽头朝向河中,呈汲水状,大口张开,寓意即使洪水来临,也不会淹没桥身。

 

柳林桥曾经是邯郸历史上商贾屯聚之地。民国《邯郸县志》记载,滏阳河上的张庄桥、柳林桥、苏曹桥等都是县境内重要的转运货栈码头,来自武安和磁县的煤炭、铁器,涉县的山货,在这些码头装运销往下游,从下游运来的商品也在这里集散。而柳林桥作为距离邯郸老城最近的一个,因而是城里人购置外来商品的重要集市,也是跨越滏阳河向东的主要通道,影响极大。清朝时广府、曲周人,甚至将滏阳河叫做柳林河。

 

如今,柳林老村已经拆迁,这座古桥却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仍健硕地屹立在滏阳河上。站在柳林古桥,那历史中的一幕一幕又隐现于眼前:首尾相连的商船往来穿梭,忙碌的耕夫取水灌溉,洗衣的妇女和戏水的孩童在岸边说笑玩耍,船工的号子声与商贩的叫卖声彼此相闻,深水静流的滏水与低垂不语的绿柳相互映照,形成一幅农耕文明的繁华景象。

 

如今,代表着昔日繁华的“柳林”,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地理文化元素,深深融入到这一地带。附近的街路、村庄、古闸、社区、店铺多以“柳林”命名。为了保护古桥,人们在它的旁边修建了一座新桥,新桥与古桥相连,就像穿越时空握手拥抱,一古一新,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成为滏阳河上的一道奇妙景观。

 

 

邯郸古桥:盘在河上的古典襟扣

图1、村桥同名、以桥名村的柳林桥-1

 

邯郸古桥:盘在河上的古典襟扣

图2、村桥同名、以桥名村的柳林桥-2

 

苏曹桥

 

清时邯郸县令郑方坤曾经写过一首《咏苏曹桥》:“滏阳东去响琤琮,沁水西来亦荡胸。更溯渚河南七里,苏曹桥下总相逢。”

 

从郑方坤的这首诗中可以知道,苏曹桥是滏阳河与沁河的交汇之地,而渚河在苏曹桥南七里之地,从现在的滏漳路至滏河大街交叉处流入滏阳河。三条河流在苏曹桥下相逢,使得这里成为邯郸三河会聚的重要节点。苏曹桥位于邯郸市北苏曹村中,本称北苏曹桥,因原先位于南苏曹村的南苏曹桥早已坍塌不存,故北苏曹桥也称苏曹桥。苏曹桥始建于明代,是滏阳河航运史上重要的商贸集镇和漕运码头。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北朝时的北齐,苏曹就已经成了滏水的码头;到了唐宋时,这里已发展成物资集散的大码头;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发展成为繁华的商贸物流交易中心。古苏曹镇地处邯郸古城东北方向,滏阳河从苏曹镇中穿过,是古城水运外出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水旱码头之一。漕运的持续发展,带来商业的繁华,至明清时达到鼎盛。当时,在古镇近3里的沿河两岸,商铺众多,酒馆茶肆林立,饭店客栈一字排开。小船可以在商铺门前随时停靠交易,吃饭喝茶饮酒,而大船则需要停靠在大石桥之北的大码头。这里古桥流水、小船游弋、酒旗飘扬、吆喝声声,一派江南古镇的景象。古桥之下,滏河内舟楫往来如梭,两岸店铺林立、街巷纵横,酒楼茶坊、客栈公馆密布其间,各地客商在这里建馆修舍。关于苏曹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学者研究认为苏曹这个名字与滏阳河漕运直接有关。明代的《滏阳河图序》里就将苏曹明确记为“苏漕”。苏曹桥的前世是一座木桥。明万历元年版《邯郸县志》记载,“柳林之北为苏曹桥……以草木为之”。这是关于这座桥最早的记载。还是在万历年间,苏曹木桥被改建成了石桥,就是如今的苏曹大石桥。清光绪版《邯郸县志》中《重修北苏曹石桥记》对此记载:“苏曹石桥,明万历间大千师之所造也。”“大千师”是明代的一位僧侣。据县志记载,苏曹石桥在明万历年间建成投用,历经将近三百年以后,因为年久失修,桥梁多处发生损坏,于是在清道光年间,众乡亲推举村中长者郭汝为,牵头组织修缮此桥。郭汝为老先生欣然受命,积极募集资金、组织调度、指挥施工,从春到夏日夜不息,耗费几个月时间顺利完成了石桥的重修。这次重修被县志记载为“重新旧制”,正是得益于郭汝为“重新旧制”这种修旧如旧的做法,这座明代古桥的建筑风格被得以完好保存,使我们在今天可以有幸原汁原味地领略它的风采。苏曹桥长约32米,宽8.5米,石筑拱券结构,由三大两小五个拱券错落相连。三个大拱南北两侧的顶部雕有汲水兽,桥上两侧各有十六根望柱,十四块栏板,望柱顶部雕有形态各异的狮子和寿桃石刻,栏板图案为简单的方形、多边几何纹。原桥东岸路南立有《重修苏曹桥记碑》,在文革中被毁,现仅存残缺碑座,碑石已不知去向。在今天的丛台公园七贤祠碑林里,还保存着两块重修苏曹桥的功德碑,记载着当年重修时的一些花费。如今,这座古石桥被完好地保护,成为一处不可多得的古建筑景观。为了便于游人观览欣赏,当地人在河的两岸专门修建了观览平台,可以全方位观览古石桥。

 

邯郸古桥:盘在河上的古典襟扣

 

图3、昔日舟楫往来、商贾云集的苏曹桥

 

张庄桥、罗城头桥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的暮春时节,邯郸举人裴大鹏,从古镇张庄桥码头乘船游览滏阳河,望着繁忙热闹的码头和河面上的点点风帆,即兴题诗《滏水春帆》:“一湾春水涨玻璃,片片悬帆映绿堤。细雨吹来风势顺,冲烟已到画桥西。”诗中的“画桥”就是现在的张庄桥,也叫通济桥。

 

通济桥,原名普济桥,位于邯山区张庄桥村,始建于明代。该桥长26.5米,宽7.5米,占地面积198.75平方米,为敞肩式单孔石拱桥,左右两肩分设两个小拱。如同苏曹桥的建设初衷,这样的设计不但减轻了石桥本身的重量,也利于舟船航行,又能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起到泄洪的作用。券中部上方南北各雕汲水神兽,起安澜镇水作用。桥两侧原有青石望柱32根,青石栏板30块。望柱上雕刻的猴头顶顽皮可爱,狮头顶威武逼真,寿桃顶、莲花顶寓意吉祥长寿,金斗、玉鼓、石榴、宝瓶顶古朴庄重、朴素大方。特别是在石桥正中间的望柱上雕刻有石香炉顶。善良朴素的张庄桥人,为祈愿过往船只航行安全,早晚在石香炉顶上焚香祈祷过往船只平安无恙。石栏板雕刻的图案更是精美无比,有双凤朝阳、二龙戏珠、牡丹花卉、策马奔腾、宝剑葫芦、松鹤白云、荷花盛开等,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现今大都斑驳残缺。清道光十七年(1839年),普济桥重修后改称通济桥,该桥北侧栏板上遗存“通济桥”三个大字。桥铭右侧竖排阴刻“直隶广平府邯郸县”,左侧竖排阴刻“□□二十六年三月吉日”落款,是桥铭的纪年。

 

从碑文可知,桥铭石刻落款所缺纪年应为“道光”二字。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大水过后,桥下河床坍塌、石桥损毁严重,桥上已不能行车,仅勉强可过人。村里大社首兼首富杜镇清,召集全体村民和沿河商户商议,筹款动工重修,并带头捐款。为了使修复后的石桥坚固耐用,在建造的过程中,桥身每块石材与石材连接处,开凿有“8”字型的凹槽,置入铁楔,也叫束腰。岁月的沧桑,风雨的侵蚀,镶嵌在石与石之间的束腰已裸露桥面。

 

这座承担“通济”任务的古石桥,曾是邯郸公路运输史上重要的通济咽喉。1921年,标志着邯郸汽车公路运输史开端的“大邯汽车路”(大名-邯郸,同期还有武安-邯郸)建成通车。此前,邯郸各县只有大车(畜力车)路相连,大邯汽车路确定线路时,依据当时的路况条件,选择了张庄桥作为跨越滏阳河向东南出行的桥梁。桥上是公路大道,桥下是水路要津,张庄桥的作用在当时独树一帜。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滏阳河河运尚处于繁华时期,大邯汽车路建成通车以后,桥面上汽车轰鸣、桥底下万舸争流、桥头货栈生意兴隆……此时的张庄桥真正的四通八达,站在了它建桥史上“通达利济”的历史顶峰。

 

比张庄桥历史更为悠久的是罗城头桥。明万历元年《邯郸县志》载:“桥梁,在滏河处凡四处:其在城东南者为罗城头桥。”清康熙十二年《邯郸县志》载:“桥梁,在滏阳河者,凡八处。其在城东南者为张庄桥,为罗城头桥。”罗城头桥自古就是邯郸城南部的重要交通要道,在上世纪50年代,此桥仍是通往东部魏县、大名的必经之路。

 

邯郸古桥:盘在河上的古典襟扣

 

图4、历经沧桑岁月的张庄桥

 

 

邯郸古桥:盘在河上的古典襟扣

图5、北侧栏板上刻有“通济桥”三个大字

 

 

消失的贾葛口桥、苏里桥和刘庄桥

 

民国时期《邯郸县志》记载,滏阳河上共有十桥:其中,罗城头桥、鸭池桥、南苏曹桥、冯村桥等4座为木桥;其余6座为石桥。

 

在这6座石桥中:张庄桥、柳林桥和北苏曹桥至今保存完好,而另外3座石桥则因为洪水冲毁、年久失修等原因,相继被进行了重修,改建成了现在的钢筋水泥桥。消失在人们视线的3座古石桥分别是:贾口村的贾葛口桥、苏里村的苏里桥和刘二庄村的刘庄桥。贾葛口桥位于贾口村北的滏阳河上,始建年代不详。准确地说,这座桥不属于石拱桥,而是石木结构桥。当年的贾葛口桥是由石磙砌筑起来,作为支撑的桥柱,上面架设圆木横梁,桥面敷设青石,两侧装有石质栏板。当年,这座桥处于邯临路(邯郸-临清)交通必经之地,行人众多。尤其是滏阳河漕运通商时期,桥南侧还建有码头,商品交易活跃,繁盛一时。1963年,邯郸突发洪水,滏阳河水暴涨,贾葛口桥被冲毁。后来,尽管随着邯临路的改线南移,使得这里的交通流量降低,但是出于两岸往来交通需要,又在老桥西侧新建了现在这座桥。苏里桥位于苏里村,始建年代不详。从历史记载来看,始建年代至少不晚于清乾隆年间,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苏里桥桥长21米,为双曲单拱桥,桥身两侧各有5个小拱券,桥面两侧立有望柱44根,青石栏板42块。此桥如一道彩虹横跨在滏阳河之上,气势恢宏壮观,这样的结构,不但大大减轻了桥自身的重量,也利于舟船航行,是滏阳河上造型最优美大方的石桥。苏里桥的毁坏也是源自1963年那场洪水。当年洪水来袭时,桥被毁坏但并未坍塌,以至于影响了泄洪,只好将其残桥炸毁,以便洪水尽快退去。当时,在桥东面的南北两侧有两通碑刻,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无法辨认,原桥望柱上的一个石狮子孤零零地立在桥头,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望着昔日的古桥。刘庄桥位于丛台区刘二庄村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民国时期重修,为三孔石拱桥,桥长23米,宽7米。石桥中间的石券上雕满了各种花纹,顶端雕有伏身吸水的兽首。桥上有石柱及石栏板,居中的栏板外侧刻有“通济桥”三个黑体大字,并有建设年代落款。1968年拆除旧桥重修,当年古貌荡然无存。这些坐落在滏阳河上的古桥,如同盘在河上的一道道古典襟扣,为古老的邯郸亘古矗立着远古的记忆,也点缀着意趣盎然的古香古色。愿古桥长寿,愿古桥永生。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