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清泉寺石刻
申新成
涉县清泉寺位于涉县东南15里原曲村,建在清漳河畔的悬崖绝壁之上,因寺旁有清泉罅出,汩汩不竭,故曰清泉寺。关于其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记为“汉时建”,明嘉靖本《涉县志》则载为“元元统二年建”。
寺坐北朝南,占地两亩有余。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和钟鼓楼、水陆殿、罗汉殿、大雄殿、雷音殿;西北角是藏经殿和仙境台;山门外还有宝坊。从碑上记载看,经历代修葺,到明嘉靖年间“前后梵室计三十余楹”,“僧房百五十余间,居僧几百余众”。可见当时香火之盛,规模之宏。
可惜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火灾,中间三个主殿荡然无存。但从遗存建筑和断壁残垣看,依然可以感受到它当年的庄严和恢宏。
清泉寺在万丈丹崖之上凌虚而建。俯瞰足底,清漳如练,十里烟村;东望韩山,一射可及;背依熊耳六峰,西托青头卧云。门前老柳横池月,寺后古柏卧嶂岩。清修此地,卧云听泉,晓月松风,钟磬洗俗虑,梵呗涤尘心,真乃绝佳清净之地。无怪乎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纷纷登临,揽胜怀古,泼墨题咏,勒之碑石,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石刻文化。
承载着皇帝故事的石刻楹联
清泉寺的山门在那一次的火灾中幸免于难。山门两侧石柱上刻有“宪唐李德明沐手敬书”的那幅楹联,真是妙不可言:
上联:山际白云深,古寺高僧常入定;
下联:松间明月上,空林老鹤正听经。
白云,古寺,高僧;明月,空林,老鹤。刹时到了一个恬淡虚无、空灵清凉的世界,一切烦恼、一切世俗的东西顿时化为乌有。只有白云悠悠和朗月晴空;木鱼声声,梵音袅袅,让人心澈如水。
但是不要留连,门楼里边的那幅石刻楹联更使你浮想联翩:
上联:览胜上青头,叹符阙草冷,御寨烟荒,问唐世纪功碑而今安在?
下联:参禅悟妙谛,观仙掌凌云,清池印月,悟佛家庄严相到处皆空。
这幅楹联理解起来稍有点费事儿。因为它事出有典,特别是上联,承载的是历史上在这里发生的故事。在本寺的一块碑文里以及明清民国《涉县志》里都有记载。
所谓“青头”,即“青头山”。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记载:“青头山,县东南十五里。山峰耸翠,形如螺髻。以其高出诸山,又名崇山。金立崇州本此。上有青泉寺”。这就是说,清泉寺就在青头山上。青头山也叫崇山,金代涉县升为崇州即因此山而得名。“青头卧云”也是涉县古八景之一。
所谓“御寨”,顾名思义,御用之寨,与皇帝有关。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这样说:“御寨,在青头山。周岭为外逻城,绝顶一峰为天休台,台下坦处为观营殿,又下坦处为符阙。山下旧有唐同光三年纪功碑,见《金石文字考》,盖庄宗伐梁,由壶关出邢、洺进取相州时驻兵处。荒烟蔓草中,遗迹犹仿佛可见云。”这就是上联的出处。
所谓“符阙”:符者,符节也,古代皇帝发布命令和调兵遣将的凭证;阙者,宫殿、宫阙。符阙,即皇帝发布命令和调兵遣将的场所。这段记载清晰地告诉我们,在山下有一通后唐同光三年的记功碑,这块碑在《金石文字考》中也有记载。碑文大意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开国皇帝、庙号叫庄宗的李存勖,在讨伐后梁皇帝朱温时,由山西壶关出发经邢州(今邢台)、洺州(今永年)攻取相州,曾在涉县青头山上安营扎寨驻过兵。当时的点将台、观营殿、城墙等遗址还依稀可见等。那么,这上联的大意是说:登上青头山来游览胜地,令人感叹的是当年(后唐庄宗皇帝)的御寨、点将台等都已化成荒烟蔓草了,也不知道后唐同光三年立的那通记功碑而今还在否?这是对历史古迹的凭吊,感叹世事沧桑,兴废更替。令人不禁想起《三国演义》的歌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片风云散,变幻了时空”。
下联写的是参禅悟道。其中的“仙掌凌云”“清池印月”则是指清泉寺古八景之二。
“仙掌”一词尚须说道几句。仙掌指附近一个山峰,名叫“仙人掌”。因其高耸入云,且风景绝佳,明代涉县县太爷任澄清上去游览一番后很有感觉,就指挥属下及寺院僧人,在上面建了个小亭子,并亲自给它起了个很雅致的名字叫“白云亭”。这个县太爷还写了一篇文章《白云亭记》勒之碑石,记录了这个亭子的修建过程:“清泉寺形胜,最雄甲于沙阳。而一峰之最秀者,曰仙人掌,第见四山环列,婉然如画;林泉之美,郁郁葱葱。陟斯顶也,则山川佳境尽在吾目中矣!不觉心旷神怡,跃然而喜曰:‘美哉!山林之奇观,其殆天造地设而与天目阆峰相颉颃者乎?’顾此掌,峭而危,突而平。且当青山尽处,何不构一亭其上,以壮山灵、栖烟霞耶?乃始鸠工取材,群比丘忻然趋事。不越月而亭以起,爰命之曰‘白云亭’”。此碑现置放于重修后的雷音殿前廊屋下东侧。
此联是“民国十九年立秋后二日”“月桂李中香沐手敬书”。编撰者很有可能也是李中香本人。李中香是涉县寨上村人,学历不高,官位不高,只是个秀才,但绝非一般人。据他的墓表记载:“五岁知书,九岁背通六经,十二岁学属文”,只因辛亥政变,科举停止,未能取得功名,否则也是进士出身。他工于书画,为涉县书法之首,曾任涉县孔庙奉祀官、林县视学,深得民国大总统徐世昌的器重,曾授予他“八等嘉禾章”荣誉称号;在他五十五岁寿辰,徐大总统以“温仁受福”匾额其门;逝世后徐大总统又亲笔题书“灵修醰粹”以示悼念。
还有两幅楹联在西北角藏经殿前的石柱上。一幅是清末举人、北洋法政大学毕业的涉县鹿头江家江应铨于民国辛未(1931)夏月书写的:
上联:览胜入名山,柏绕峰回,万象纵横归眼底;
下联:寻幽来古寺,泉流云卧,一心澄澈悟禅机。
另一幅是“复初刘景元识并书”:
上联:昂头天外,试看这万仞高峰环抱曲榭回廊,顿觉六尘扫尽;
下联:举步云端,请遊那一派清流掩映苍松古柏,居然五蕴皆空。
这两幅楹联格局很大,意境高远,都很值得细细品味。
兵部尚书的咏志诗碑
清泉寺的断壁残垣中到处散落着残碑断碣,用手拭去尘土,露出依稀可辨的文字,特别是不经意间在荒草中发现一小块残石,细细辨认后上面镌刻的竟是古代进士写的一首诗时,那种愉悦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心诵口念,如获至宝;手抚残碑,神交古人,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同游。在这个寺院已发现的明清时期的古诗达17首,而且这些诗作者大都是进士出身的县太爷级别以上,诗品也很高。如明代的兵部侍郎郜光先的七律《游清泉寺》:
乘兴登山解客愁,西风吹漾一天秋。
梵宫秀创群峰翠,泉水清拖百折流。
了悟涅槃虚正觉,光明舍利静初收。
参禅坐久浑忘倦,尘世功名总是浮。
明万历陕西巡抚于若瀛写的七绝《游清泉寺三首》都很绝。其一曰:
满谷西风柳叶稀,马头片片冻云飞。
忽闻一派笙箫起,知有僧房结翠微。
清康熙二十二年仲春,时任涉县县尉正乾题书的《清池印月》:
松坪佛地涌清泉,水落池中月在天。
抚向石栏衔水月,寒潭深处见蟾仙。
最值得欣赏的要数明代天启年间进士出身的兵部尚书、磁县人张镜心写的七律《登清泉寺》:
千仞招提拥翠峰,卧云山下水淙淙。
笙歌飘渺来天际,树影婆娑舞碧空。
峡底远村烟雾锁,山腰僧舍野云封。
几回长铗因风吼,欲向天边吐白虹。
这里的“招提”指寺院;“长铗”指剑。这是一首规范的七言律诗,押平水冬韵而通押东韵。平仄相对,诗性对仗工整。前三联写清泉寺所处胜境:
千仞之上的清泉寺掩映在翠绿的山峰里,卧云山下流水淙淙;隐隐约约的笙歌好像从遥远的天边飘来,苍松古柏绿柳婆娑,飞舞在碧蓝的天空;俯瞰万丈峡谷底下清漳河畔的村庄被烟雾笼罩,处在这半山腰的僧房也被白云缭绕。
最后一联,触景生情,托物言志,表达自己的壮志雄心:此刻,我的长剑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迎风怒吼,跃跃欲试,似乎它要脱鞘而出,飞向天边,划破长空,吐出一道寒光!
据史料记载,张镜心,是明天启二年赐进士出身,曾任知县、给事中、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南京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兵部左侍郎总督蓟辽军务、兵部尚书等职。明崇祯末年甲申之变后,以奉养老母为由回归磁县故里。他与明末清初两朝尚书、著名书法家王铎是同榜进士兼好友。文武全才,诗文造诣很深。
有资料显示,张镜心在明崇祯时任给事中,曾向皇帝进谏万言书,被皇帝称为“魏征十谏”。由张镜心生卒年限(1590—1656)推算,其32岁(天启壬戌年)中进士,40岁左右(崇祯年)为给事中。时值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又面临着明王朝国势衰败、内忧外患。此时的张镜心,登上青头山,揽胜怀古,凭高远眺,思绪滚滚,一腔热血喷涌而出,写下了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事实上,他此后的仕途也是一路攀升,由兵部侍郎到两江总督,直到兵部尚书。可谓是手握兵权,叱咤风云,指挥千军万马,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虽然没能挽回明王朝覆灭的厄运,但那是另外一回事了。大厦将倾,非一木可支,岂是我张镜心一人之力哉?
这块诗碑圆首无底座,通高1.5米左右,宽约60公分,厚约15公分,竖放在西厢房前廊下。行草书法,沉稳流畅,龙飞凤舞,遒劲有力,气象不凡。字如其人,诗言心志,诚不虚矣!
功德记事碑中的“王爷碑”
大凡树碑,无非是歌功颂德。寺院的碑碣概莫能外,大都记载的是善人捐勷,檀越布施,创建修葺,塑像增容,“托余为序,记之巅末,传之不朽云”。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然而清泉寺的记事碑文,则是词藻华丽,文章隽永,读来是一种美的享受。如赐进士第文林郎、陕西三水县知县崔进修写的《清泉寺重修志》,“夫予之流连于是久矣,每风定雨息,烟霞澄鲜,辄闲步散心,坐山椒而瞰焉。手把绿萝,神游碧落,爽气盈怀,清光满目,虽蓬莱方丈之观,亦何过此?至于闭户研思,凝神默坐,听春鸟之和鸣,则欣然与万物同乐也;聆秋风之萧飒,则凄然与万物同忧也。”这分明就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前边已述及的涉县知县任澄清写的《白云亭记》更是如此。还有涉县人、清代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任中柱写的《重修清泉寺碑记》等等。
在众多华章溢彩的记事碑中,有一块碑非常特殊,我称之为“王爷碑”。此碑是明嘉靖壬子(1552)年,立于一进寺院山门左手一侧、水陆殿前。螭首龟跌,高大巍峨。碑文以第一人称口吻记载了名叫果年、果运的僧人,请诸檀越,募化资财,新建梵宫,塑造佛像的经过。描景述物,文辞炫丽,且章法独特,语言老道。落款为“沈藩西屏道人敬撰”。此何人也?翻阅涉县旧志,在清嘉庆四年《涉县志》有明确记载:“清泉寺……有沈国主记在水陆殿之左壁,词称承宪考之志。盖明潞安府沈藩宪王允栘子恬烄为之檀施也。”檀施者,布施、施主也。
至此,眼前一亮:难道说清泉寺这次的修缮,分封潞安府的藩王是捐助人又是本文的作者吗?朱元璋第二十一子朱模,在洪武二十四年被封为沈简王,封地在沈阳。然而他并没有到沈阳就任。直到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登基后的“永乐六年就藩潞州”。封地由沈阳迁为山西潞安府(长治),封号不变,仍延用沈简王。沈简王朱模的第五世孙沈宣王朱恬烄,是第六任沈藩王,“西屏道人”是他的别号,他的父亲正是县志所记“沈藩宪王允栘”。这篇碑文开头就说:“吾封界临壤东北太行之外,有山名卧云者,从秀平险,为一方之胜概。”这口吻也与他的身份和所处位置吻合。这充分证明这个沈宣王朱恬烄就是本文作者,并且作为皇亲藩王一定向清泉寺捐助了不菲的资财。另据清嘉庆四年《涉县志》记载,他还捐资铸造了一个“沈王鼎”,“在胡峪太山行官”。这位藩王是个饱学之士,也是一个诗人。《明史》里记评价他“好学,工古文词,审声律。”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里引用他两首诗并评价说“辞雅气畅,造诣不凡”。涉县人应该记住他的名字,不能忘记历史上还曾有朱元璋的子孙、潞安府的藩王为涉县的寺院文化做出过贡献。
神秘的榜书石刻
要说清泉寺的镇寺之宝,传说是王羲之的“白鹅飞到凤池中”、慈禧太后的“真如自在”、康熙皇帝的一笔“虎”、张天师的一笔“龙”。
传说归传说,事实并非如此。先说王羲之的“白鹅飞到凤池中”,这是一幅行草榜书作品。字体厚重雄壮,飞白苍劲,是一幅上乘书法,但绝非王羲之所书。先不论结体用笔是不是王羲之所书,单就落款“王右军”即可断定是件假冒产品。因为王羲之,字逸少,东晋大书法家,曾任“右军将军”。“右军”是他的官衔,“王右军”是别人对他的称呼。历史上见哪个真正的书法家用别人对自己职务的称呼落款的?古人有需要写上身份职务的,也是连自己的姓名一同写完整的,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的《多宝塔碑》落款为“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但他绝不会写为“颜鲁公书”“颜平原书”,王羲之绝对不会犯这个低级错误。再看“王右军”三个小字楷书,绝非魏晋之楷,且布局也很不合理,显然是后人补刻。
讹传为王右军所书的“白鹅飞到凤池中”石碑。
慈禧太后的“真如自在”四字榜书,源于欧楷,端庄大方,雍容华贵,确有皇帝的威仪。据查询,山西五台山南山寺也有“真如自在”四字刻石,与涉县清泉寺这四个字如出一辙。上款为“慈禧皇太后御笔恩赐”,下款为“大清光绪十八年谷旦”,中上方有御印“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传说是慈禧因南山寺住持普济和尚建寺有功,在京都召见他,并题“真如自在”四字赠给普济和尚。但也并非慈禧亲笔所写,是由她身边的侍女叫缪嘉蕙(字素筠)代笔所书。这个缪嘉蕙也非等闲女子,她出生于书香世家,幼习书画,才华过人,在当地名气很大。晚年的慈禧也热衷于习书作画,尤其喜欢用书画赏赐大臣,就下诏寻找代笔妇人。诏书下到后,四川总督就把缪嘉蕙送到宫里,经慈禧考察后很满意,就留在身边为自己代笔书画。普济和尚得到这幅墨宝后,一面刻之于石,供奉起来,一面制作拓片向外卖钱。涉县清泉寺这幅字很有可能是从五台山南山寺流传过来的拓片,然后再刻诸碑石的。不管五台山南山寺的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肯定为涉县清泉寺“慈禧御笔”的传说找到了源头。
传说为慈禧所书“真如自在”碑。
至于说“康熙的一笔虎”字,和“张天师的一笔龙”字,则更不靠谱。先说张天师的“龙”字。此字一挥而就,连绵不断,属大草,也可谓今草。这种草体的出现是在晋代以后。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是草书始祖,而他留下来的唯一可以确认是他真迹的,也只有“八月帖”这个小草作品。在他之前断然不会有像这样的大草书的。有资料显示张芝于公元192年去世,而张天师(张道陵)生于公元34年,卒于公元156年,虽然活了122岁,也比张芝早逝36年。这就是说张天师如会写草书,也是小草而已。况且张道陵的时代佛教刚传入中国,当时涉县有没有寺院都还是个问号。
再看落款为“雷雨居士”的虎字。坊间曾一度传为康熙皇帝御笔。搜遍全网,翻遍整个清史也不会发现康熙有过“雷雨居士”的别号。众所周知,康熙皇帝玄烨,自幼在孝庄皇祖母的培养和辅助下,尊儒重道,文治武功,南征北战,忙于治理天下,无心信佛。纵然多次巡幸五台山等寺院,但从未当过什么“居士”。他的书法用印也都是“康熙宸翰”“康熙御笔之宝”等,所以这个虎字绝非出自康熙御笔。
那么,这龙虎二字到底出自何方神圣之手?曾任山西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的冉金刚揭开了这个谜。在山西五台山的显通寺大门口的左右两边也树有“龙”“虎”二碑。通过网上图片反复比对发现,两处刻石书龙虎二字是一个模板。冉金刚先生研究认为,五台山显通寺的龙虎二字,是明代山西巡按御史傅光宅所书。理由是在“虎”字右下方落款处写着七个小字“雷雨居士光宅书”,且在《紫柏尊者制集》中找到傅光宅曾用过“雷雨”的别号。而我们清泉寺的虎字碑落款只有“雷雨居士”没有“光宅书”三个字。这只有一种解释:五台山显通寺的虎字拓片流传到涉县清泉寺,寺院住持心生一计,在勒之碑石时故意把这三个字漏刻,以给后人留下悬念和编故事的空间,增加神秘感,以致才有了“康熙御笔虎”和“张天师一笔龙”的传说。
由此看来,这几块榜书刻石作者的真实身份虽然与传说有很大出入,但正由于几百年来的传说,而今揭开面纱,还原了它的真面目,这样更增加了故事的跌宕起伏,于它的历史文物价值也只有裨益而没有损伤。
清泉寺的石刻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未及考证,诸如万丈丹崖上的摩崖巨字、高僧残塔乃至清泉寺与五台山的关系等,难说其背后没有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
万丈丹崖上的摩崖巨字。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