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宇:代销点
在我的记忆中,代销点是村庄的商务中心,最热闹的地方。居家过日子,不管口袋里有钱没钱,都离不开与代销点的联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个村子都有代销点,在村头或者村子中心,临街两间店铺,经营生活必需品。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烟酒糖茶,蜡烛火柴,碱面电池,鞭炮螺钉,笔墨纸砚,凡是村里人过日子用得着的,应有尽有。
代销点是一个村庄的商品零售点。我固执地认为,代销点应该叫“代销店”,是乡镇供销社在每个村庄设立的分支机构,为百姓生活提供方便。因为国家免费供应的物资,都是在代销点取回家的。直到进入市场经济,村里的小卖部多了起来,代销点也转身为农家超市。
小时候,代销点是我心目中最神圣的地方。我们买玩具、买零食,为家里买酱油,买母亲做针线活用的顶针,都是去代销点。手里攥着几分钱,递到高高的柜台上,期待着售货员递过来一支铅笔,或者一个本子,或者一把瓜子,别提心里多美了。
在代销点做售货员,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必须是处事公道,深受全村百姓信任的人。站在高高的柜台里面,一边给顾客取这个,拿那个,一边收钱,不用做泥泥水水的体力活儿,真是一份令人艳羡的职业。
隔三差五的,售货员骑上自行车,或者套上驴车去镇上、去县城。回来的时候,自行车或者驴车驮载着批发回来的货物,然后分门别类,摆放到柜台上。销售一件商品,能获取一点点利润,可是在乡亲们眼中就是有钱人。谁家缺钱花,常常来代销点借钱,或者兑换零钱。
顾客都是村里人,去代销点买东西是可以赊欠的,拿了东西直接走人。代销点的柜台上挂着记账本,密密麻麻的,写着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人欠多少钱。到了秋后,或者临近年关,欠账的顾客会来代销点还账。售货员则会找到欠账的记录,说出一个数字,然后用笔划掉记录,绝对不加一分钱利息。而还账的顾客根本就不去看账本,这种默契,基于相互信任,在民间演绎着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那时候没有电视机,没有电灯,代销点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聊天场所。尤其到了晚上,聚在代销点里,或躺或坐,板凳上、床上坐满了人。代销点的罩子灯是村里最先进、最明亮的照明工具,有的人在灯下打牌,有的坐在角落里讲故事,大多是道听途说的八卦新闻。无论炎炎夏日,还是数九隆冬,代销点里的一灯油耗尽,人们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代销点,回家睡觉。
下雨天,不能去田里劳动,代销点依然是最热闹的娱乐中心,就连沉默寡言的妇女,一边纳鞋底,一边听男人们说笑。
有的人是代销点的常客,吃过饭,只要不需要去田里,或者晚上,径直来代销点,买一盒劣质的香烟,掏出来一支,蹲在角落里抽闷烟。
如今,代销点已经转身为超市,门口悬挂着花花绿绿的广告牌,里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却再也找不回当年的热闹场景了。
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着,但也有永恒不变的,比如农村代销点,已经成为一代人的精神慰藉、乡愁记忆……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