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通水 馆陶古河床再现碧波 运河邯郸段的前世今生
日期:2022-10-19 10:14:02  点击:
来源: 赵都文化  作者: 黄津

 

京杭大运河通水   馆陶古河床再现碧波

  

运河邯郸段的前世今生

 

□黄津

  

京杭大运河通水 馆陶古河床再现碧波 运河邯郸段的前世今生

馆陶县徐万仓漳河入卫处   晴祎 摄

 

          

近期,有关京杭大运河“复活”的消息被刷屏了……

 

      

4月28日10时,位于山东德州的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汩汩清水奔涌北上。200公里外,位于天津静海区的九宣闸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南来之水经南运河与天津本地水汇合;此前,北运河水和天津本地水汇合,与南运河水在天津三岔河口交汇。至此,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这条千年大运河与邯郸渊源颇深。

 

      

据史料记载,隋朝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开凿了规模巨大、纵贯南北、连通中国五大水系长达2700公里的南北大运河。

 

      

这其中,就包含了有着馆陶母亲河之称的卫运河。历史上,此河几次更名,在隋、唐称永济渠,宋称御河,元、明、清称卫河,近代称卫运河,它是当今冀鲁豫和京津地区历史最为悠久、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

 

 

 

从曹操白沟到杨广卫运河

 

 

 

 

古代先民“依水而居、聚族而存。”在逐渐抬升的华北平原古地质年代,在黄河漩淤、冲击的沙丘、高阜处,馆陶一带就有先民生活在这里,而除去古黄河在这一带流淌泛滥之外,和黄河共生同长的还有华北平原另一条最大的河流,即是至今还流淌在华北平原的卫运河,千百年来她穿境而过馆陶,成为了馆陶的母亲河。卫运河,原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的一段,是中国主要的内河航道之一。它源出河南辉县百门泉,引淇、洹二流自大名县善乐营入馆陶县境,东行经南馆陶镇、北馆陶镇至临清市与汶水合为南运河,再东北至天津接北运河,直达通县。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汉以前,卫运河为黄河故道。元封二年(前109年)黄河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广深与黄河正流相等,东北流至章武(今河北沧县东北)入海。永光五年(前39年)黄河又在下游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

 

 

京杭大运河通水 馆陶古河床再现碧波 运河邯郸段的前世今生

两汉时期的卫河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将进攻袁尚,在淇水入黄河处下大枋木使成堰,遏使淇水东入白沟,屯氏河的部分故道成了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使邺城周围“平原千里,漕运四通”。

 

      

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春正月,炀帝(杨广)发河北民夫百余万人,在曹魏旧渠的基础上,利用天然河道,开凿自(黄)河水通涿郡(今北京市)的永济渠,与通济集、邗沟和江南河道连接起来,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隋代大运河。隋时,永济渠亦称御河,可通大型龙舟。

 

      

隋唐时代,大运河里百舸争流,光是运粮的漕船,每年就将近两万艘,连同水师船和商船,多达三万艘(1987年10月14日《农民日报》第二版)。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炀帝自江都(今扬州市)乘龙舟直达涿郡。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魏州刺史卢晖在运河两岸建楼百余间,储存江淮运来的货物。武则天时(公元684年一701年),由永济渠运来江淮米百万余斛(十斗为一斛)。邯郸、邢州、洺州的赋粮运到运河沿岸,再装船运至洛阳。

 

      

公元1126年,金占据河北,为运输纳粮修竣卫河。彰德、洺州、磁州、大名等地的馈饷要陆运至卫河码头装船北运燕京(今北京市)。“春运以冰消行,暑雨毕;秋运以八月行,冰凝毕。”当时,十船为一纲,纲运的船在装船前三日修治,日装一纲贴封条,发给引证(运单),看引证与封卸点是否相符。至所受之仓,以三日卸毕又三日给收据,堪称漕运之盛。

 

      

元统一中国后,又开凿淤塞已久的大运河。至元十九年( 1282年)开通海运,开创了海、漕并举的新纪元,馆陶水运一时大振,南馆陶设有水驿。至元二十六年( 1289年)会通河凿通,运河去弯就直,漕运东移,卫河水运趋于衰落。

 

      

明初建都南京,卫河漕运停罢。永乐十八年(1421年)移都北京,卫河漕运恢复。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馆陶建水马站、递运所。由此可见,终明一代馆陶漕运之盛。

 

      

清顺治元年(1644年),定都北京。清初,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国家三大要事。馆陶县当时有渡口6处:北马头渡(在城西四里)、窝儿头渡(在城西南四里)、驸马渡(在城西南四十里)、迁堤渡(在驸马渡南十里)、清泉渡(在城北二十五里)、尖冢镇渡(在清泉渡南五里)。渡渡有船只,便利了卫河两岸人民的交往。

 

      

民国前期,卫河年久失修,河床淤积,码头坍塌,船舶破废,船民破产,抗日战争爆发后,日伪又于航道中布设了沉船、倒树、桥桩等碍航物,航道中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恢复卫河航道,发展解放区交通,发动群众清理航道,向船民发放贷款。公营邯郸裕通运输公司所属的临清广华公司,积极组织民间船只,利用卫河运送农副产品和支前物资。

 

      

1948年8月,华北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开始全面清理航道。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各方集资出力,无论是国营航运职工,还是私营船工,以及沿河村民,都义务参加清河工作,至1949年,卫河的主要障碍基本予以清除。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至1955年,是馆陶卫河水运的兴旺时期,每日来自天津、德州的船只达5艘,到货量在500吨以上。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馆陶县渡口14只木船全部加入了农业合作社。1957年以后, 由于严重干旱,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之自1958年始卫河上游大兴水利建设,河流上游建库蓄水,航道水源减少,迫使卫河航运时断时续。

 

      

1965年,由于干旱,卫河逐渐断流枯竭。1966年,旱情持续发展,航道状况恶化,卫河水运困难愈来愈大。进入70年代后,卫河变成了季节性、断续性的航道,卫河停航。

 

 

 

卫运河水的曾经辉煌

 

 

卫运河在历史上也曾有过辉煌,一度使馆陶县成为物流和商贸中心。

 

      

隋唐以来,永济渠的治理均旨在发展漕运,直到清光绪年间,从卫河水运可直达天津海河。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卫河上下,船桅如林,航运繁忙。北京城内所需物资,除江南海运或运河漕运之外,多由黄河漕运转淇门入卫河抵京,卫河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 隋、唐时期,永济渠最主要的作用是漕运,当时每年漕船达2万多艘,连同水师和商船达3万多艘。在隋代大运河已发挥作用,到唐、宋两代尤为突出。唐武则天时,由江淮运来的大米达到100多万斛,运河旁邯郸、邢州、洛州的赋粮从这里装船运往洛阳。

 

      

宋朝,卫河修通,改善了漕运,自每年8月开始,直至运河结冰为止,每天验货发船,大运河漕运达到高峰。

 

      

元朝,中国开凿大运河,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通海运,开创了漕运的新纪元。但是随会通河的开通,漕运东移,卫运河漕运日趋衰落。

 

      

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移都北京,卫运河再次迎来漕运的春天,沿河州县雇车把贡粮运抵码头,由递运所负责直运北京,卫运河畔,粮仓林立,现在,在馆陶卫运河边上还有一个村名字叫徐万仓。

 

      

清咸丰9年(公元1859年),在馆陶县西街设厘卡,派专人掌管漕运,此后还先后在馆陶设水马站、递运所,负责水运事务。清代馆陶县从南向北,在卫河沿岸共置南馆陶、黄花台、滩上等16个铺舍。明清时期馆陶县境内共有马头渡、清泉渡、窝头儿渡等10处渡口。自馆陶城至码头的街道商铺、饭店林立,卫运河码头商船来来往往,一片繁忙景象。

 

      

便利的水上交通,使馆陶县成为物流和商贸中心,成为南北运输的主要通道,一年四季舟楫来往,大批的运煤炭、木材、粮食及各种生活用品的船只在此通过。周边县还在馆陶境内的卫河两岸建立远离本土的“飞地”,其所有贡粮、货物都是先运到那里再装船运走。馆陶县东厂村、西厂村旧名“水次厂”,是邱县的“飞地”。在馆陶县仅窑厂就有几十座,南馆陶厂归属东昌府所属县及平山卫,马栏厂就有广平府所属六个县窑厂十四座,拳儿厂有广平府肥乡成安窑厂八座,在此地日夜烧制城砖和墙砖。这些窑厂都由驻在临清的工部分司监督管理,所产城砖殿瓦打上临清标志,在这里装船,运至北京,修建皇宫和寝陵。

 

 

 

卫运河水再现碧波

 

 

本次大运河补水,以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707公里河段作为主要贯通线路。北起北京市东便门,经通惠河——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南起山东省聊城市东线一期穿黄出口闸,经小运河——卫运河——南运河至天津市三岔河口。三岔河口是两条补水线路最终交汇的终点。

 

      

其中,通惠河和北运河全线有水,小运河主要通过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供水。相比之下,卫运河、南运河贯通难度较大,而四女寺枢纽和九宣闸枢纽就是这两段河流贯通的标志。

 

      

四女寺枢纽位于山东省德州市,是南运河的起点、卫运河的终点。

 

      

本次卫运河主要依靠岳城水库调水进行补水。由南而来的补水水头流经四女寺枢纽,并通过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后继续北上,标志着卫运河段实现贯通。

 

      

近年来,馆陶县各乡镇积极进行卫运河治理工作,目标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卫运河道。

 

      

在本次全面补水前,该县便全力增蓄河渠水量,以卫西干渠为主线,对林北渠、威临渠、胜利渠、果子园渠等干支渠进行蓄水;以沙东干渠为主线,对麻呼寨渠、王桥渠、河寨渠等干支渠进行蓄水。其中启动卫西干渠节制闸逐级拦蓄,实现卫西干渠增蓄水量600万立方米,林北渠、威临渠、胜利渠、果子园渠、蔡口渠跃进渠增蓄水量100万立方米;沙东干渠、麻呼寨渠、王桥渠、河寨渠增蓄水量100万立方米。同时,组织指导沿线各乡镇做好支斗毛渠、坑塘洼淀清淤蓄水,最大限度存蓄雨洪水。利用卫西干渠蓄水向太阳湖、月亮湖、公主湖湿地补水200万立方米,为公主湖湿地提供有力水源保障。实施坑塘蓄水补水,为秋播秋种备足水源。

 

      

近年来,馆陶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全面落实河渠生态环境整治目标任务,各级河长积极开展全方位巡河,建立巡河台账,进一步加强河渠管理保护,不断强化日常监管,防止“四乱”违法行为发生,实现河道环境问题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在河道重点河段河滩点安装热感应远程监控高清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重点整治倾倒垃圾、焚烧杂草秸秆行为,全面保护河道环境卫生。实行了河长、警长、督查长“三长”同治,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将工作压力传递到“神经末梢”,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的河渠管理保护长效机制。开展河湖蓄水,实施河渠绿化。开展全县域水网规划编制,重点谋划建设全县域生态水网,大力开展河道清淤连通和坑塘治理工程,进一步改善河渠生态环境。统筹谋划,持续发力,推动河长制工作向纵深推进。

 

 

 

全线贯通福泽后世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大运河在古代的价值,正如李白在《丁督护歌》中所写的,市井、金钱、精神,都曾沿着京杭大运河交汇、蔓延。千年之后,运河因特有的沟通功能、对华北的生态补水功能、独有的低成本航运价值,以及旅游文化价值,依然是城市兴起、发展和变迁的重要推动力。

 

      

京杭大运河全线补水贯通之后,对当下有何意义?

 

      

1、生态环境价值。华北地区的地下水亏空相当于12847个西湖,向大运河黄河以北段707公里进行补水,此次相当于向其注入37个西湖的水量;此外,大运河在农作物灌溉、泄洪、排涝等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2、航运经济价值。2020年,大运河江苏段货运量约4.95亿吨,约占京杭运河全线货运量80%。相比于南方,北方也同样存在大量的水运需求。据中国大运河蓝皮书预测,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段航运需求量,到2030年将达到3亿-3.2亿吨。

 

      

3、旅游文化价值。全线通水,赓续文脉、流淌历史,除了带来社会效应,也会在旅游、观光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益处。

 

      

河道水系肩负着大运河功能,也承载着大运河的历史与过往。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赓续文脉,流淌历史。

 

      

“一条河活起来,一段历史就有了逆流而上的可能,穿梭在水上的那些我们的先祖,面目也便有了愈加清晰的希望。”作家徐则臣在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中,写下如此一段文字。

 

      

是的,在时代的变迁中,大运河不再是昔日华夏大地的经济大动脉,但沿河两岸的人们,依旧在这里生活、创作,它留下的物质文化遗产、多元统一的内核奔腾流动至今,它的世纪复苏,必将会重现其往日辉煌,也必将会续写更多的运河故事。

 

      

近年来,卫运河作为大运河的一部分,在党中央、国务院推动部署的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战略支撑下,河道治理成效显著。相信,以此次补水贯通为契机,在未来,不仅可以实现邯郸、邢台、聊城三市居民坐船游览大运河美好景色,感受其蜿蜒壮丽雄浑大气的大运河景观,也必将带动促进卫运河沿线市县环境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福泽后世,惠及千秋!

 

凡注明来源邯郸文化网的文章,属邯郸文化网原创

请尊重作者,转载注明作者、文章出处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