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日期:2021-12-23 13:57:37  点击:
来源: 老崔视野  作者:邯郸老崔

“邯郸”之名 

由何而来?

三千年不改名不迁址

秘密何在?

图文: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前几日,“邯郸市文化建设与文化事业发展促进会”筹备组,分别邀请邯郸文化名人王兴、郝良真等,漫谈邯郸文化。其间提到,关于“邯郸”一名的由来,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诠释。

 

大家对此发言热烈,都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邯郸”之名由何而来?为什么三千年不改名、不迁址?这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件事情。

 

(横屏。青崖寨,邯郸最高峰。摄影@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邯郸”之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每种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每种说法都让人感觉不甚完美和服人。

 

1.山之尽头说。这是影响最广,也是见诸文字记载的说法。它是以三国时魏国人张晏在《汉书·地理志》当中的注释为源,来说明"邯郸"由来的。大意是:邯,山名,单,尽头意,邯山至此而尽,加上代表城郭意思的“阝”,邯郸由此而来。此后,人云亦云,影响至今。

 

2.文物考证说。甲骨文中反复出现十多次的古地名“甘”,被认为是邯郸地名最早的字源。战国早期的“戈”和“币”上的“甘丹”铭文,史学界认为就是指邯郸。由此可见,“邯郸”之名是由“甘丹”演变而来,至今三千一百年之远。但“甘丹”的含义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横屏。邯郸西部层层叠叠的东太行山脉。摄影@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3.因山得名说。此说认为“甘”是山名,位于邯郸西部,甘山因山色红紫而被称为“甘丹”,此地也就因山而得名为“甘丹”。这种因山(或因水)得名的案例很多。

 

4.阴阳关系说。这是从“甘丹”二字的字形上看的。“丹”是倒过来的“甘”,“甘丹”二字,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体现的是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横屏。鼓山,中国文化名山,响堂山石窟开凿于此山。摄影@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5.甘泉炼丹说。丁伟同志主编的《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之植物草本篇中,作者周海平附录了一篇小文,“一名中医对邯郸名字由来的猜想”。大体观点是,“甘”,字形如“井”,与水有关。“丹”,日月相合,与火有关,“丹”也是道家炼的长生不老药。邯郸自古产药材,出名医。毛诗载药,扁鹊成名,虎守杏林,彭祖彭艾,针家窦默,皆出自邯郸。

 

老崔读完文章觉着,在中医师眼里,邯郸就是用“甘泉”炮制“丹药”的地方!一个好大胆,好有趣的猜想。

此外,还有氏族聚居说,外族音转说等。前者认为,邯郸之名可能来源于商周时期甘氏和单氏,两大氏族东迁,曾在邯郸一带聚居。后者推测,“邯郸”一词乃由草原民族称呼酋豪为“汗”的缓读或音转而来。

 

(横屏。紫山,邯郸“紫气西来”的祥瑞之山,汉族“马姓”根祖地。摄影@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山之尽头说,流传最广,但被诟病最多。一是“邯山”有名无踪;二是“尽头”之于地名,不祥和,是忌讳;三是三国时张晏的注释,距邯郸成名已越千余年,未必不是杜撰。

 

文物考证说,认可度最高,但只是字源考证,并没有讲清“甘丹”的来由。其他说法,大都是在此基础上的推测和猜想。

 

(横屏。邯郸城与邯郸西边的山。摄影@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既然现有说法都不能令人信服,那么,老崔何不也来一个“大胆猜想”呢?兴许猜对了呢!

去年,“老崔视野”发了《大视角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响堂山》,有小伙伴发帖问,是否拍到了北齐高欢寻找的“龙脉”?

 

闲暇时,老崔翻阅了相关航拍照片,又研究了卫星地图,结果,有了一个惊天发现。而这个发现,或许可以解开邯郸之名的秘密。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小伙伴们都知道,邯郸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在太行山主脉向山前平原的过渡中,有一道突然隆起的山岭,靠南的一段叫做鼓山,靠北的一段称为紫山。邯郸城,就坐落在这道山岭东侧的丘陵与平原的交汇处。

(横屏。邯郸市地形剖面图。突然隆起的鼓山和紫山,成了太行山主脉与邯郸城之间的分水岭。图源:邯郸市方志馆)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神奇的是,从卫星地图上看,这道隆起的山岭,南段的鼓山,活脱脱一条出水的“青龙”;北段的紫山,清亮亮一只下山的“白虎”。

(紫山,一只下山的白虎,活灵活现。制图@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鼓山,一条出水的青龙,生动威武。制图@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青龙”和“白虎”盘踞在太行山主脉与邯郸城之间,既挡住了猎猎西风、洪水激流,又留出了东西联动的通道。古时的滏口陉,现在的邯长通道,都畅通无阻地从这里穿过。古漳河及现在的滏阳河、洺河都被“青龙”、“白虎”阻隔,使之转弯、减速,堆积了平原厚土,养育了一方人民,孕育了邯郸文化。

(横屏。紫山(白虎)将洺河阻隔,使其转向,避开了邯郸城。制图@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横屏。鼓山(青龙)高高隆起,挡住了猎猎西风。制图@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横屏。弯曲如龙的漳河大曲峡,位于“青龙”之尾。制图@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按照中国传统的堪舆理论,邯郸城坐西朝东,背靠太行山主脉,鼓山、紫山分列两侧,前面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一派“龙蟠虎踞”之势。契合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中国古代选址要素。这种地象,在八百里太行东麓沿线,仅此一例。

看得出,邯郸地处中原,龙蟠虎踞,四通八达,分明就是一块充满帝王之气的风水宝地,这才有了三千年不迁址的邯郸城。难怪历史上这块地界成了“都城”的富集地,战国赵都邯郸、“六朝古都”邺城、宋朝陪都大名,都曾在中国历史上各领风骚。

(横屏。邯郸是一块充满帝王之气的风水宝地。制图@邯郸老崔)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老崔推断,邯郸之名,应该来源于邯郸的地理脉象、大山大水。

 

据有关地方志记,《水经》有“邯水发源于邯山,注入漳,今湮”的记载。说明“甘”不仅可以解释为山,也可以理解为河。“甘”,大概率是发源于西部山区、流经邯郸大地的大河水脉。

 

漳河,发源于太行深山,古时被称为降水、衡河。它迁徙无常,放荡不羁,善淤、善决,是塑造太行山前平原的重要大河。大禹治水时代,漳河在邯郸以北被黄河合流,《尚书·禹贡》记载,“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存在了几千年的河北第一大湖“大陆泽”(位于邢台市东北),就是因为黄河、漳河改道,失去水源补充才逐渐消失的。邯郸市邯山区现有“干河沟”社区,“干河沟”是个古地名,它会不会是个大河故道呢?“干河沟”会不会是“甘河沟”的音转呢?

 

“丹”,应该就是山色红紫的鼓山、紫山。鼓山、紫山是邯郸城“紫气西来”之源,“盘龙卧虎”之地,是邯郸城的护佑者和保护神。

 

因“甘水丹山”而造就的邯郸这片神奇之地,唤作“甘丹”顺理成章,合情入理。这是老崔对邯郸之名由来的一个推想。

 

一家之言,奇谈怪论,提出来,供有兴趣的大家批评、考证。

链接;http://www.handanwenhua.net/chuangzuozhongxin/2021-12-23/5501.html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3115855)

探寻"邯郸"之名的由来,揭开三千年不更名不迁址的秘密 

 

关于网站  |  触屏版  |  网页版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8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编号:1*0*082021003
冀ICP备18017602号-1
冀公网安备 13040302001124号
客服电话:0310-3115600
Powered by {$sitename}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