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梅花落野桥》是作家乔叶的首部旅行文集,全书分为5个主题:“在万山想象”“永不消失的河流”“在风中行走”“无数梅花落野桥”“以路之名”,共收录50篇散文,这些文章主要来自她在《世界日报》上开辟的专栏“叶游记”,其中有多篇曾入选高中语文阅读分析和高中语文试卷。
分享会现场
《无数梅花落野桥》新书分享会最近在北京举办,作家乔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周晓枫,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李蔚超,作家出版社副总编颜慧,一起参与了分享会。
行动力对于作家非常重要
活动中,几位嘉宾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阅读体验和思考感悟。
周晓枫谈道,自己从《无数梅花落野桥》中获得对于作家身份以及行走的思考。她觉得行动力对作家非常重要,动脑和动笔之前最关键的先要动腿,“当你饱含着好奇、热情去了解未知世界,你才存在着打开自己的可能,行走不仅增加你的认知,还让你知道自己无知、懒惰、丧失新鲜感,保持一个孩子般的无知,会对世界充满热情、好奇和谦卑。不去用脚丈量的知识,很难消化为你真正的知识,如果隔离了跟这个世界的关系,充沛的情感会慢慢萎缩枯竭,所谓的远方也会变成自私、狭隘和自以为是的代名词。”周晓枫说。
她还认为,乔叶在写作中一直有目标,“乔叶最早写散文,后来写小说、非虚构,她有写作者的无畏、坦然、不怕失败。这本书提醒了我,个困守在原地的人,也会心怀远方和梦想,而不枯竭。”
周晓枫叶谈道:“我很喜欢乔叶这本书的名字《无数梅花落野桥》,我觉得只有野桥上,只有远方那个寂静的、遥远的、陌生的地方,才可能体现这种诗意。比如立交桥上人极嘈杂之中我们体会不到这种丰沛的东西。”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李蔚超评价乔叶:“她和我们一样看似普通,但是你一旦读她的小说、散文、文学作品,我突然觉得就像杯水见蛇影,看似平常的人,我们会忽然发现她的内心有那么丰沛的情感,有那么传奇的经历。”
《无数梅花落野桥》
看风景,也要看背后的故事
乔叶谈及行走对于她的意义,她说:“看风景,要看那些看不见背后故事、情绪,那些过路人的历史,以他们的人生丰富我们,所以我们才会说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我非常喜欢采风活动,这是写作的重要福利,我们写小说要构思故事,写散文要去外面走。”
旅行除了完成写作的任务,还能帮助作者拓展心灵的广度和深度。“我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感受,他们在那个地方留下了怎样的足迹、叹息、热望。看这些大地上民众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那些人们是怀着怎样的情感和热望在生活。你去成都为什么看草堂想到杜甫,去西湖会想到苏东坡,你去看《醉翁亭》就想到欧阳修。而写《无数梅花落野桥》这篇文章其实是因为王冕,我去了王冕的故乡。这个人在物质层面上早就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存留,有时候我们到这种地方,就是为了跟这样的灵魂去邂逅一下,你想到了这些人,感受到了他们的光芒,我们生命的长度、宽度可能都会由此增加。”
李蔚超在本书中感受到了一种“打开的动力”。文章不局限于普通旅游散文,乔叶的的文字不满足于只是采风,给读者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的作品是一个把我们内卷起来的席子,“你本来是躺着挺舒服的或者就满足于这样那样,我看了她的这本书之后就开始不满足起来,我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读更多的史料,像她这样体味更深的东西,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这毕竟是我们终生要做的一件功课。”
游记中蕴藏着的细腻情怀
在中国古代中西方历史上只有男人有资格出去,有资格记下游记。李蔚超认为,梁衡、余秋雨的散文中特别有一个男人看待世界的视角,好像这个世界的主人是我们的男人,会有一种说不出的自信,他的感慨是昂然的或者是悲怆的。而乔叶的脚步是悄悄的,好像是做客的,好奇的,有一种珍惜感,不会有一个男性作家理所当然的感觉。另外,古人写作的时候会过于和自己的境遇结合起来,会有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感结构,而女性像乔叶,悄悄地来,欣喜地来,看着大家在做什么,把它仔细记录,思考我的经验和他人的感受,带着一种客气、珍惜。
作为本书的出版方,颜慧说:“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暗自惭愧,因为她这个书里写到的好多地方,我也去过,事后有些时候都会忘掉。乔叶能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我却完全忘掉。”
《无数梅花落野桥》是乔叶第一本游记散文,“我常常会想这个时候要是没有疫情,可能我会在什么地方。但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来感受去过或者没有去过的地方。在读乔叶散文的时候,看到她其中有写东海的水晶,万山的朱砂,实际上这两个地方我也都去过,但是我没有像她那么多的特别细腻的洞察和对生活的体悟。”颜慧说。
链接:www.handanwenhua.net/chuangzuozhongxin/2021-07-29/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