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功匠》是温州籍作家陈酿的一部网络小说,小说的主线是从小在英国长大的年轻人汪楠源,肩负神圣而神秘的使命,从英国回到故乡——中国东南一个遗世独立的千年古村落,汇合以芦叶儿、汪屿松等为代表的瓯越大地上新一代瓯匠,为了一批巧夺天工的温州民间工匠世代相传的稀世珍宝,以及一本记录瓯匠百工技艺的“秘笈传书”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传奇历程。这部小说篇幅很短,一共78章20余万字。然而,就在这短小的篇幅内,却容纳了丰富的情节与人物,承载了厚重的文化与底蕴。《传国功匠》是近年来网文的佳作,它立足客观的现实,展现了硬核的匠品技术,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独特思考,预示了传统文学与网文的融合发展新道路。
匠品技术的硬核呈现
阅读《传国功匠》,第一个深刻的印象当属那些鲜活动人又细腻精致的匠品技艺的出色呈现,几乎每一章都会列举几种精美的匠器或匠技,令读者大饱眼福,大开眼界。《传国功匠》的作者陈酿是温州人,而《传国功匠》写的正是温州大地百匠工艺的故事。众所周知,温州自古就是一个“百工之乡”,千百年来,民间有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为了方便叙述,作者并没有事无巨细,而是让众多的工匠集中在瓯江支流楠溪江畔的千年古村落里,再整合挑选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大工匠进行描写,从而完成了对瓯匠的整体展示。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瓯瓷”“瓯雕”“瓯染”“瓯绣”“瓯戏”各有千秋,各有风采,匠人们无论遭遇如何、性格如何,只要一拿起传家技艺,无不是如数家珍、技压群芳。这里让人惊异的是作者对匠品技术的熟稔,她对匠技不是做简单的呈现与概括,而是致力于全面的展示与局部的细描,那些精致考究的工艺作品与繁复多彩的制作细节被捕捉、放大,的确令读者叹为观止。例如,写到“瓯瓷”,作者会讲到其“胎体细腻,呈白中略泛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挺高”。继而详细介绍汪家瓯瓷的九处瓯窑以及精美成品。写到“瓯染”,作者会讲到“制蓝”的所有工艺流程,从种靛、打靛到浸酿、染色一步不落。写到“瓯绣”,会讲到齐针、切针、套针、接针、施针、滚针、断针等二十几种针法。写到“瓯菜”,会讲到溪螺汤、清明饼、清汤素面、千层糕、杨梅酒、矮人松糕、蒙汗鸡等各种美食及其做法。写到“瓯雕”,会依次介绍邺家一门分三雕:黄杨木雕、木活字雕、海岛贝雕……可以说,阅读《传国功匠》,就好像在读一部关于瓯越百工的百科全书,而正是这些讲究又硬核的技术元素的大量使用与呈现,让《传国功匠》获得了十分独特的艺术气质与知识魅力,更让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扎实调研与匠心写作。
不仅如此,还应看到《传国功匠》尽管重视对技术元素的呈现,但却并非是将这些元素生硬地组合拼贴,而是将它们与小说的故事情节有效地编织在一起,进而体现出独特而完整的创作构思:小说的主体情节讲述了一个寻找瓯宝的故事,而寻宝的每一条线索都与瓯匠技艺息息相关,绘有《瓯宝图》存宝路线的“百宝缬”是肖家瓯染的先辈扎染的,绣工则出自瓯绣南家;“宝藏”的藏身地点位于瓯瓷汪家的一处龙窖中,而开启龙窖的钥匙是由瓯雕邺家用贝壳雕刻的五把“破刃”。显然,作者是有意识地通过寻宝勾连起瓯匠们的历史与现实,串联起他们的生活轨迹与故事,而随着故事的徐徐展开,众多瓯匠们的生动技艺和精美器物也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完美的展示与呈现。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不断提质增速,“硬核技术流”开始逐渐走俏,放弃了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硬核技术流”作品致力于还原现实的真实面目,不仅故事人物饱满动人,还拥有考究的细节与严谨的逻辑,处处体现着科学的精神与专业范儿,获得了网文读者的追捧与青睐。从这一点说,《传国功匠》无疑是“硬核技术”的杰出代表,阅读它,读者感受到的不是虚伪做作,而是真诚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是处处有温度的匠品技术的硬核呈现。
传统文化的传承反思
《传国功匠》给人第二个深刻的印象在于它通过对瓯匠匠艺在传承过程中的种种曲折、艰难进行渲染与描写,借匠艺的传承之路反思、重估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并继而完成对坚守的意义确认。小说中展现的文化非常多元,不仅有瓯越传统手工艺文化,还有浙南地区特有的古村落文化、古老温州城的市井文化等等。对这些文化元素,作者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呈现,而是着眼于文化的“常”与“变”,并在“常”与“变”的更替与博弈中探索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路,无疑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例如,小说在竭力呈现匠人超高技艺的同时不是一味地颂扬高歌,作者并不避讳瓯匠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是大胆又真诚地暴露瓯匠们的诸多短处,很多问题甚至是触目惊心的:瓯瓷汪家的家长汪清潭因赌博而陷入庞大的债务纠纷,不仅有家难回,精神上也遭到了重创;瓯染肖家改弦易辙做房地产生意却不慎将家底赔了个精光,肖云志无奈之下不得不放弃家族事业启动“美丽新农村”项目,却一步步掉入了敌人的陷阱;瓯雕邺家的邺终成一心想要壮大自己的贝雕事业却苦无门路,在金钱的诱惑下渐渐迷失了自我;再如瓯菜花家、瓯绣南家、瓯戏芦家,这些家族尽管没有遇到特别严重的债务危机,但是也面临着诸如缺乏创新、人才凋零、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事实上,包括匠艺在内的文化传承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外界的诱惑、人心的变化自不必说,甚至时间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小说中才会反复提到那个长达70年的盟约:70年后,如果中国瓯匠还将这些国宝工匠技艺一脉相承,那么爱德华家族后人将无偿把这一批瓯宝归还给中国瓯匠。可见,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条件是继承,而一旦缺少了坚守的信念和合作的精神,继承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小说最后,五家匠人齐心协力找到了宝藏最后的线索“三十二字诀”——“瓯越百工,天地灵气,龙窖宝藏,泽丕后地。莲蕊破刃、齐心为钥,天下瑰宝,匠心一同。”这不只是寻找到龙窖宝藏的最后密码,也可以说是继承一切优秀传统文化的不二法门。
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一命题下,《传国功匠》还带出了一个问题,在坚守传承和对财富追求的价值观冲突上,新一代大国工匠应该如何抉择。于是,小说中便有了正义瓯匠与私欲瓯匠之间的冲突。汪楠源、肖霄云、芦叶儿等正义瓯匠寻宝是为了护宝,他们并不被金钱所腐蚀,抵制各种诱惑最终完成心中道义。而相比之下,汪清潭、肖云志、邺终成等匠人却纷纷掉入了金钱的陷阱,尽管他们的初衷也是为了传承手艺,但是在欲望的蛊惑下,他们逐渐迷失了自我……诚然,匠器与匠技的传承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撑,通过恰当的手段与途径,不仅能够将祖传的技艺发扬光大,还能够获得可观的收益与财富,实现传承与致富的双赢。然而,金钱的诱惑毕竟是巨大的,能否在金钱面前坚守纯粹的道义与初心,这也是考验每一位匠人的试金石。《传国功匠》中,作者用心打造了夺宝的传奇,经过传奇寻宝和生死夺宝,对价值观和财富观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反思,最终指向了时代匠人的价值追求和家国情怀。
传统写作的网络转型
《传国功匠》给人第三个深刻的印象在于其写作方式并不是延续了网络类型小说的常规模式,走大长文一路,而是充分继承了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借鉴吸收网络文学的新颖元素,从而完成了传统写作的网络转型。正如作者陈酿所说,自己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网络写手,没有写过小白文、总裁文、宫斗、盗墓、修仙、二次元等网络文学,但是她却匠心独运地以寻宝为故事框架,以青年喜爱的网络化讲故事形式,成功展现了瓯越大地独具地方特色的工匠技艺和民族民间艺术瑰宝,这本身便是了不起的创新。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作家开始触网,他们的写作方式与写作惯性势必会给网络文学带来崭新的面貌与变革,以《传国功匠》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网文作品的问世,似乎预示着网络文学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即将开启。
相比于类型网文,《传国功匠》一个较大的不同在于写作观念上。曾几何时,网络文学被笼统地纳入了通俗文学一脉,甚至被生硬地贴上了低俗、粗制滥造的标签,仿佛网络文学天然就是上不了台面的“文字垃圾”。实际上,造成目前大量网络文学格调不高的根本原因并非在于网络形式本身,而是作者的创作观念在发挥作用。很明显,《传国功匠》在创作观念上确实更加偏向严肃的传统写作一脉,作者拒绝将文学充当娱乐消遣的工具,而是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为理想为人生的写作方向,于是,小说中那些粗糙的猎奇与媚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对真善美的高扬与正能量的传递。翻阅小说,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平凡的匠人们精心呵护传家的技艺与珍宝,是历经重重考验仍旧百折不挠的信念和勇气,是齐心协力与恶势力斗智斗勇并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些情节的设置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厚重的文化内涵、文学意蕴和思想深度,让读者在阅读中不自觉地接受了精神的洗礼,获得了精神境界的升华。
同时,作者在“触网”的同时也不忘积极适应网络写作本身的特点,不断汲取和挖掘网络文学的内在优势,尽最大努力让传统文学获得不凡的“网感”气质,这也是作品最终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不难发现,《传国功匠》中那些不断映入眼帘的青年匠人的爱情悲欢、在寻宝过程中的各种探险解谜,跨时代跨民族的情节设定,不正是我们所熟悉的网络小说的一贯套路吗?甚至还有一些数量不多却足够引人注目的小悬疑、小魔幻、小反转,也无一不是网络文学中常见的写作技巧与攻略,被作者巧妙地化用在了自己的作品里。可见,在技巧层面上,作者确实是有意识地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写作方式进行融合,将传统文学的硬核创作,以网文的面貌示人,双方融会贯通、各取所长,共同抬升了作品的艺术品貌。诚然,我们也并不否认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两种文体在表达上有着天然的区别,这就导致了作者在运用这些网文技巧和手法的过程中的确有一些生硬之感,例如几个反面人物的塑造就颇为脸谱化,很多情节设置巧合过多、斧凿痕迹明显等等,这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然而,所谓瑕不掩瑜,单是这种能够自觉地借鉴与化合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创作心态,已经足够我们为作者点赞,因为这毕竟表明,传统作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了文学的载体正在悄然变革,并且,他们已经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而沿着这些踏实的脚印,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的融合之路必将会走得更加顺畅,也更加坚定。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