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学者朱自强教授曾提到儿童文学的四大主要功能——认知、教育、审美和娱乐。众多家长在给孩子们选择图书时,首先关注的就是教育和认知。然而童书的审美和娱乐的功能在当下社会也日益受到重视。
最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神秘岛品牌特别策划的新书“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绘本”上市,并在北京第二书房举办了以“聆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主题的新书发布活动。绘本作者毕淑敏,童书出版人、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第二书房创始人、全国“十大读书人物”李岩,和童书译者、著名阅读推广人孙慧阳到场与读者分享心得体会。
毕淑敏作为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前副主席,曾获百花奖、当代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项30余次,此外,毕淑敏还是一位心理学家,拥有多年的心理咨询师经历,此次推出的“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绘本”即是她首次基于多年经验,结合儿童生活中常见问题创作而成。
“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绘本”是毕淑敏在儿童绘本领域的首次尝试,故事主人公小语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他对万事万物充满了好奇。作者运用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专业的心理学背景知识,从儿童视角出发,剖析展现微妙的儿童心理以及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全书共计10册,此次出版的是第一辑5册《小语借眼泪》《小语种麦子》《小语听演唱会》《小语打喷嚏》《小语的舌头生病了》。全书紧紧围绕3-6岁儿童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展开,尤其侧重从儿童心理、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行为礼貌等方面多角度阐释,进行积极引导,缓慢温和地让孩子接受,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优秀的品格,特别是激发早期儿童阅读兴趣,促进儿童的多元化发展。
创作初衷:既是传承,也源于“爱”
“我的小孙子会跟在我的后面说,奶奶讲个故事吧。” 毕淑敏回忆道。
创作这部作品时,作者毕淑敏不仅仅是一个作家的身份,还是一个祖母的角色。她巧妙地提出了祖父母或者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角色的定位,帮助家长捕捉微小的细节,体会孩子的情绪、心理、情感变化,紧紧地将爱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连接起来,让孩子在和谐有爱的家庭氛围中快乐成长,亲切温馨,令人动容。
“如果说一个写作者他的初心是什么,我觉得没有哪一本书像我写这一套书的时候那样心中充满了温暖,充满了爱,充满了想对我们的孩子们所讲的那些话。”毕淑敏说。
除了源于这份对孩子质朴的爱之外,毕淑敏介绍说这本书的诞生契机还与她在非洲旅行时的一段经历有关。在参观两百多万年古猿人居住的洞穴时,她发现洞穴顶部有很大一个洞,她问当地导游:“那时的人们住在这个洞里难道不怕下雨吗?”导游带着一丝藐视的目光答道:“你觉得他们要住在一个没有光的洞里面吗?”在那个没有火的年代,原来漫漫长夜的点点星光就是最大的慰藉与陪伴。毕淑敏又问: “那个漫长夜晚看着天上的星光的时候,我们最早的祖先在做什么?”导游回复道:“讲故事呀。”
毕淑敏回忆说,这段经历让她明白“故事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传给我们的宝贵的礼物。它里面不仅有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有无穷无尽的爱与希望”。
绘本中的故事建构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儿童绘本不断涌现。来自日本的“小熊宝宝”“巧虎”,来自法国的小棕熊等形象成为了许多小朋友的“好朋友”。儿童教育作家三川玲认为,“毕淑敏给孩子的心灵成长绘本”这套丛书“不仅仅反映了中国绘本跟国际上的绘本是一致的高度”,某种意义上说,“甚至是创新的”。
她以《小语的舌头生病了》为例,分析了这套丛书中三个层面的故事建构。第一个部分是关于0-3岁儿童教养的层面。书中先引出小语的舌头生了口腔溃疡,然后第一步作者会关注小语长了口腔溃疡之后怎么能不那么痛,进而回答先可以拿冰块含在嘴里,还可以含一个药膜。
第二个层面从具体事物的认知角度展开。作者将故事的主人公带进动物园,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舌头功能的差异,帮助儿童加深对自然世界的了解。书中的奶奶温柔地讲解到蛇的舌头是分叉的,它能在外面晃,它的舌头是感知气味;食蚁野的舌头,它能分泌黏液,能吃到很多很多蚂蚁。再看看老虎的舌头有道刺状突起,会把骨头上的碎肉舔干净;企鹅舌头上面居然布满了尖锐的小牙齿,它的舌头上有小牙齿,这样小鱼小虾是逃不过企鹅的;壁虎的舌头除了能吃昆虫还能擦自己的眼睛;火烈鸟的舌头上有一圈尖刺,起的作用是过滤食物的泥沙……
通过前两个层面的铺垫,作者回归到“人的舌头的功能”这一话题。人的舌头特别有意思,那些活都不干,它们只干两件事情。第一是尝味道,第二个就是说话。其实,舌头是一个享乐的器官,几乎不负责什么实用的干活的功能。最后,作者自然地引出结束语——“做美好的人,说温暖的话”。这就是第三个层面的升华。
绘本的教化功能
“什么叫好的绘本或者好的书?我觉得这本书看完这个人有改变,他的言行有所改变才是好的作品,不是看完了懂得很多,不是你知道了很多,而是内化的,是否你自己出了门,你的说话、办事有所改变。” 第二书房创始人李岩说。
好的童书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三川玲以《小语借眼泪》为例,分析了这套丛书的文学美感与教化意义。
书中通过主人公小语借眼泪的经历,展示儿童视角的思维方式,其中穿插着一系列的转折。她与读者分享说,故事由很辣的眼泪不能借,生病的眼泪有细菌不能借到了情感这一转折点。然后是思念的眼泪不能借,还有一个什么眼泪的不能借?鳄鱼的伪善的眼泪也不能借。鳄鱼的眼泪是有隐喻的,这个时候家长是愿意加这个佐料就加进去,但是作者是忍住没有说的,鳄鱼是凶悍的假眼泪。鳄鱼是唯一主动借眼泪的,但是“我”不要,所以每一个都不一样。
故事的最后,小语回到了家并且主动跟妈妈道歉,此时的小语不用去借眼泪了,自己就有了眼泪。
“这个过程太美了,充满了文学美感、艺术的美。我们经常看到的传统绘本的结构就是,如果小朋友撒娇哭的时候,那个绘本就会说,你不要哭,然后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安慰你,最后就是让你不准哭。这是愚蠢的一种方法。但是毕老师这个书没有用。”三川玲说。
(更多好文 请加小编微信happy_happy_maomi)